本周的“一周新书风向标”又与读者见面了。在这个栏目中,我们将不单单把好书列出来写一段推荐语,我们还会尽可能地在自己阅读效率允许的范围内,对读者们关注的或刚刚出版的书籍给出自己的看法。如果一本新书的内容非常精彩,我们会不遗余力地给出推荐,如果一本书的内容与其关注度不符,我们也将会在参考意见中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为了更直观地看到我们对某本书的态度,我们还会增加一个“推荐指数”,类似豆瓣评分。


当然,任何阅读的判断都是个人的,我们的意见未必正确,甚至有可能是偏见,但它们一定是真诚的。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参考意见,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份阅读指南(毕竟,这个事情可能还要冒着得罪出版社的风险)。如果你有比较犹豫的、想要知道我们态度的新书,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也将尽快给出自己的看法。


本期主持|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


文化


《圈外编辑》 ,[日]都筑响一著,黄鸿砚译,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肖舒妍


一直以来,人们为出版行业的不景气找了各式各样的理由,但在《圈外编辑》一书中,日本广有声誉的独立编辑都筑响一却把问题指向了出版行业自身——“杀死出版的正是它的创造者——我们这些编辑。”


《圈外编辑》是都筑响一从事编辑工作三十余年后写下的工作手记。他本不认为编辑工作有任何技巧,坦言“有手指就能做书”,因此也就没什么好写,但日本出版行业的衰落和杂志内容的低劣,逼得他不得不动笔表达自己的痛心。在书中,他痛斥出版公司冗长的会议是白费力气,认为主编拒绝“独裁”选择合作讨论是逃避责任,图书设计、美术编辑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让作者删去文字内容也时常让他抓狂。这些观点确实一反出版行业的工作常态,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如果把《圈外编辑》当做都筑响一的自传来读,这确实是本有趣的小书。在独立编辑之外,都筑响一这位传奇大叔还是一名采写记者、纪实摄影师,书中讲述了他发现、操作各种稀奇古怪又意义深远的选题的故事,例如率先报道日本本土嘻哈歌手故事、收集死刑犯临行前写下的诗句、拍摄遍布日本大街小巷的“情人旅馆”内部……


但对于都筑响一关于图书出版和新闻采写给出的建议,读者若是当真,恐怕会大失所望。日本的媒体环境本就和中国大相径庭,而都筑响一的成功,哪怕在日本也是个例中的个例,根本不可复制。如果当下还像他那样不做任何资料收集、极力抗拒搜索引擎、不管不顾奔赴现场,大概率只能空手而归;而说什么不愿获得正式编制,免得固定工资让自己斗志全无,目前出版业的微薄稿费和约等于零的编辑劳务,只能让他入不敷出、难以维生;至于“把设计师当做‘仆役’”这种观点,自然不等我来吐槽;而“不要和同行喝酒”、“不要上艺术大学”,更是见仁见智了。


艺术


《解剖维纳斯:献身医学的永恒女神》,[美]乔安娜·埃本斯坦著,崔宏立/邵池译,理想国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青青子


当你行走在蜡像馆的藏品之间,是否曾被那些状若真人的人体复制品所震慑?它以静止、凝练的形态收束了生命的某个瞬间,令人一时心神恍惚。尽管理性正试图告诉我们这并非真人,但“蜡”这一观感与触感极似肤质的材料仍会使人不自觉地生出恐惧、惊异甚至是欲望之情。


蜡像与真人难以分辨,这也让“蜡”成为标本制作与人体复刻品的首选材质。从古埃及的木乃伊到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像,从十八世纪的人体解剖蜡像到近代形色各异的珍奇模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蜡”被工匠、科学家、神学家们视为连接生与死、人性与神性的首选物质材料。


在这本新近翻译出版的《解剖维纳斯》里,作者乔安娜·艾本斯坦带我们回溯了人体蜡像被用作解剖学工具的诞生与演化历史。“解剖学维纳斯”,又被称为“削开的美人”或“剖开的美女”。其原型是蜡像师与艺术家克莱门蒂·苏西尼在1780-1782 年制作完成的一具女子蜡像。这具真人尺寸、可被拆卸解剖的蜡制女性雕像展示了不同解剖阶段的身体结构,成为普及人体构造的完美范本。而它兼具美与死亡的意象也让这些蜡像们的命运超脱了医学领域,徘徊在艺术与神话、拜物与娱乐之间。


沿着解剖学维纳斯们在不同时期的接受历程,埃本斯坦从更广泛的艺术、文化、宗教等角度分析“解剖维纳斯”的意涵。正如她在书中所言,时至今日,对于解剖维纳斯的探寻不仅关乎我们该怎样解读她,更关乎我们如何理解人类与自身创造物之间的关系。


对于当代人来说,这本书所列举的解剖学维纳斯们也许令人惊惧与不安。但也正是在这熟悉与陌生的模糊地带,埃本斯坦为我们揭示了科学与宗教、艺术、伦理的漫长纠葛:“解剖维纳斯就只是提醒我们科学及其人造物从来就不是真正中立的。科学不只揭露真相,它还是由文化所建构、规范的行为活动,折射出当时的理想,并升华人类的驱动力——欲望与渴求、搜集与收藏,以及对意义的探寻。”


社科


《后资本主义时代》,[日] 广井良典著,张玲译,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年4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李永博


较于分析过往现象成因,预测未来趋势向来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本书展望所谓“后资本主义时代”,即21世纪后半叶的人类社会图景,然而全书加上注释和参考文献,总共也不到200页,作者广井良田是京都大学未来研究中心教授,与不少日本学者一样,非常擅长这种“大题小作”的写作风格。


从体量来看,本书显然无法支持对大量假设的严密论证,然而特点在于作者使用连贯的视角,横跨不同的学科领域,从超长的时间轴来看待当下发生的事态和不久的将来。作者认为,“成熟与稳定”与“扩张与增长“的周期往复运动是几千年人类史发展的整体趋势,21世纪则位于又一次周期交替的节点。基于这样一种假设,作者认为不久的将来存在着两种方向:或是持续成熟与稳定发展的后资本主义社会,或者进入“扩张与增长“的超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作者的思考也并非完全沉浸于宏大的理论框架之中。相反,本书在论证中时而能从宏观视角出发,提出对当下日本经济与社会问题的实际看法,而书中大量的图表和理论框架的展示图对于读者理解也有助益。


新知


《成长的边界:超专业化时代为什么通才能成功》,[美]大卫·爱泼斯坦著,范雪竹译,后浪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4月。


爱泼斯坦运用多项研究成果证明专才的局限性,其中最扎心的一句来自研究天才儿童的权威心理学家埃伦·温纳,她发现没有任何一个专业练习者能够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变革者”。他的每一章都在挑战传统观点,比如他说,“成功者永不放弃,放弃者永不成功”其实是极为糟糕的建议。其次是呼应对通才的支持,爱泼斯坦从最为了解的体育专才出发,搜集了音乐、美术、军事、天文、经济、航天、政治等几乎所有领域里的例证。


所以这本书也很像一本故事书,它集合了心理学理论、科普知识和人物传记,读起来有些零碎,但总能捡到金句。然而这也是这本书的一个小缺憾,章节与章节之间是平行关系,自从格拉德威尔的《异类》大畅销以来,这种平行就成了成功心理领域的通用写作方式,它保证了通俗,但是难以深入。它提醒我们时代在提高对人的要求,专才已经不足以保证此生无忧。然而现实却是,在生存没有绝对保障且人自身拥有强烈惰性的情况下,忘记过去的成绩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重新学习这对普通人来说是非常难的。也许正因为比尔盖茨自己做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对这本书有强烈共鸣,且把它列到了自己2020年的年度书单里。


作者 | 书评周刊编辑部

编辑 | 李永博;王青

校对 |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