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基本的耕地政策之一。在我国耕地严重不足的严峻形势下,国家出台了多种耕地保护政策,严守耕地红线。同时,我国大力推进耕地保护、耕地地力提升等多方面科技。

 

藏粮于技、藏粮于地,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的根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未来的耕地将是怎样的?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请他们描绘未来农田的图景。

 

未来的耕地将是智慧的土地。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措施:耕地保护迎来四大工程

 

自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以来,我国约40年未开展土壤普查,原有数据已不能准确反映当前耕地质量状况。据了解,“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部会统筹以下四方面措施,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长效机制。

 

首先是实施四大工程。具体包括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启动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动实施酸化和盐碱化耕地治理工程,推动实施有机质提升工程。同时,扩大秸秆还田、有机肥堆沤施用、绿肥种植等政策覆盖面。

 

第二是完善政策体系。通过政策支持,完善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研究网络,针对耕地退化演变规律、质量提升重大障碍因素等开展科研攻关;推动实施有机肥施用补贴政策,探索建立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耕地质量提升挂钩机制。

 

第三是推动立法。围绕规划、建设、保护、监督等内容,明确耕地质量建设保护相关主体权利和责任。

 

第四是加强监测评价和监督考核。完善调查评价制度,定期开展耕地质量(土壤)普查、专项调查与应急调查相结合。结合建立完善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制度,加大耕地质量考核权重。

 

质量:10亿亩高标准农田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耕地质量”,随后,我国各地开始大范围建设高标准农田。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到2020年末,我国已经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根据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高标准农田是“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也就是说,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将是“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的稳定保量的粮田。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规划,2021年,我国还将建成1亿亩高标准农田,到2022年,再建成1亿亩,实现“2022年全国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的规划。

 

在未来,高标准农田将成为粮食增产最重要的保障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认为,高标准农田不仅是产量更高的农田,也是可持续利用的农田,更多的高标准农田,意味着耕地压力将会大为降低,“以产量为例,假如全国的平均亩产,从400公斤提升到600公斤,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用原来三分之二的耕地,生产出和原来一样多的粮食。我们只要10亿亩耕地,就能生产出6亿多吨的粮食。那么,多出来的耕地,就可以种植其他作物,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

 

政策:田水路林村的综合保护

 

随着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国耕地保护的措施和政策也在不断推进,从保障农田数量,到提升农田质量,再到当前的田、水、路、林、村综合保护和整治。

 

202011日正式实施的新《土地管理法》,在占补制度、生产结构、土地整理、综合治理等多方面规划了未来耕地保护的规则。

 

在占补制度方面,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在生产结构方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内的耕地,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等将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

 

在综合治理方面,施行土地整理制度。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等。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如确立18亿亩耕地红线,划分基本农田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表示,“再如耕地保护责任制,即将耕地保护任务明确到地方政府,分清责任,使之目标化和定量化,规范地方政府及领导耕地保护工作行为。在未来,耕地保护将成为一个完善、系统的机制。”

 

科技:智慧农业的未来畅想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育种、管理等方面,也体现在耕地保护中。

 

姜文来介绍,随着农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的耕地会更美好,“它不仅仅是生产农产品的生产资料,更是人民幸福生活的乐园,拥有更多高科技的智慧土地,是懂人顺自然的耕地,是真正的金土地。”

 

在未来,耕地的功能将会更多样、更丰富,“不仅仅是用来生产农产品,而且能充分发挥文化保护功能、生态功能、美学功能等。未来的耕地,生态功能等其他功能可能超过其生产功能,生产功能慢慢转换成附属品。当然,附属品的功能为保障粮食安全功能只能增强不能弱化,只是其他功能更强大起来,”姜文来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就是耕地的责任,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并且人与耕地和谐相处是耕地永久不变的本色。”

 

对中国这个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民族来说,耕地还是情感和文化的体现,姜文来说,“它将是乡愁的寄托者,一些厌倦城市生活的人回归农村,寻找田园牧歌的传统生活,用近乎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耕种,土地成为部分宁静之人心灵寄托的家园。”

 

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也更多体现在耕地的改变中,姜文来觉得,“未来耕地将逐步演变成智慧耕地,在耕地上拥有更多的高科技,旱能浇涝能排、能抵抗自然灾害、高效利用水资源等。它能‘读懂’人的需求,变得更智慧,如自动浇灌、自动除草、自动收获、自我修复等,当然这需要时日。保护好耕地,就保护住了希望和无限的可能。未来耕地充满神奇,是我们希望的田野,是我们幸福生活的载体。”

 

新京报记者 李傲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