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4月28日上午,农业农村部就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猪芯片”卡脖子的问题,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陈瑶生指出,“猪芯片”只是形象的比喻,但生猪品种没有技术壁垒,近十年来,全国年均进口种猪不到1万头,品种交流是国际惯常做法。

 

近期有媒体报道,种猪育种被称作“猪的芯片”,而我国种猪则严重依赖进口。对此,陈瑶生认为,生猪品种则是没有技术壁垒的、可持续不断繁衍的生物活体,不宜与“芯片”做类比。关于种猪进口问题,陈瑶生说,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种猪供给立足国内是有保障的。近十年来,全国年均进口种猪不到1万头,占核心育种群更新比例不足10%,少量进口主要用于补充资源、血统更新和改善种猪性能。

 

“事实上,发达国家间都在相互进行品种交流,这是国际惯常做法,我国也是一样。虽然我们进步很快,但规范的系统选育历史积淀不足,比国外晚了近50年,核心育种群的产仔数、饲料转化率等关键性状与发达国家还有10%-30%的差距。因此,适当引种有利于国内生猪种业加快追赶,完全不引也可以,但会影响发展效率,不利于加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陈瑶生说。

 

据介绍,我国现有地方猪种83个,品质好、风味佳,但由于吃得多、长得慢、瘦肉率低,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瘦肉消费需求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导致养殖规模不断萎缩,资源群体缩减。陈瑶生介绍,这些年来,我国建设了62个国家级地方猪保种场和保护区,开展了猪遗传材料采集保存,应该说实现了应保则保。同时,以用促保,利用地方猪种培育了30个新品种和配套系,一批黑猪品牌加快进入市场,逐步满足了人们对优质特色猪肉的需求。

 

陈瑶生在会上指出,下一步,在全国实施新一轮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中,将实施大规模的主导品种联合育种,尽快实现生产性能比肩国际先进水平,加强优质种源供给。同时加强地方品种保护,今年已启动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摸清家底以后,将进一步完善保护体系,加大保护力度。另外,也将大力推进地方品种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其优质特性,培育以风味独特、肉质鲜美为主兼顾生长速度的特色猪种,更好地满足多元化的市场消费需求。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