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4月29日,中宣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5名“特殊”的发布人, 在建党百年之际登上国家级发布平台,和中外记者一起交流他们的故事。


他们是5位优秀的一线工人党员代表,其中,既有为飞机制造零部件的国际航空部件厂班长,也有输电带电作业班班员,还有操作桥吊吊装集装箱的一线工人。最年轻的代表是一名快递员,1991年出生,在快递员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近10年。


5位代表将他们日常工作中使用的工具或模型带到现场。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几位工人代表将他们日常工作的工具、模型带到了现场。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班大班长竺士杰是个“80后”,他带来了一个小巧的吊机模型——这是他日常工作的吊机,但真实的吊机高达49米,相当于10多层楼高。他就在吊机旁边的小房子里操作。“我在这行工作已经23年,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桥吊操作法已更新到3.0版本,现在吊起两个集装箱,大概只需要一分多钟,这个速度在世界上应该也是领先的。”竺士杰自豪地说。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宿州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班员许启金带到现场的是一个拔销器,“别小看这个小工具,它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1963年出生的许启金在电力行业已经工作39年,高质量完成了1200多项高压带电作业任务,累计消除3500多处输电线路隐患。“39年来,我始终工作在生产一线,从一个门外汉到现在成长为高技技师,我非常有成就感。”他带领“启金工作室”的成员完成创新项目100多个,取得国家专利88项,研制的“软梯作业防高坠自锁器”填补了国内软梯作业人身高空保护的技术空白。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航空部件厂“薛莹班”荣誉班长薛莹带到现场的是一个凸头铆钉拆钉器,这个小工具用在飞机零部件生产中,分解凸头铆钉,起到垂直器的作用,不会在分解铆钉时划伤表面,产生质量问题。薛莹1973年出生,工作29年来带领全体组员改进操作方法、工艺流程,实行精益制造等百余项创造创新。“薛莹班”先后交付7000余架份优质垂直尾翼,将“中国制造”不断推向新的高度,为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航空强国梦”贡献力量。


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班组副班长陈亮带到现场的是一个柴油机喷油嘴和生产这个喷油嘴“倒锥微细孔电加工装备”。陈亮致力于各类工业模具研制与生产,经他之手研制出来的模具,精度可以控制在1微米之间,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60。在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展的倒锥微细孔电加工装备研发项目中,陈亮担任装备核心机构的加工工艺攻关负责人,解决了薄壁主轴的高精度加工工艺难题,为设备批量化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基于这项技术,陈亮团队和清华大学又成功研制用于国产航空发动机喷油嘴喷孔、发动机叶片气膜冷却孔的特种加工装备,助力国产大飞机生产,突破“卡脖子”技术。


现场最年轻的代表是1991年出生的康智,他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分公司清华营业部揽投员。他带到现场的是一个中国邮政的快递车模型。“每天我都会按照规定的路线,骑上自己的小摩托,把快递送到千家万户。”康智工作近10年,累计投送邮件28万件,并多次在全国邮政和北京市技能大赛中获奖。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白爽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