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新京报小童书”。新京报小童书(xjbkids)是书评周刊的童书分舵,将联合更多出版品牌,为读者精选童书,为父母充实亲子时光。




“广西北流幼儿园持刀伤人事件”发生后,除了令人心痛和震惊,还有一点难以理解的是,一个人要心狠到什么程度才能把刀挥向无辜的孩子。


但是在心理学家眼中,这就是一个反社会人格者的行为。因拥有良知而产生的罪恶感能约束正常人,却约束不了反社会人格者,而这样的人平时看上去并无异样,更可怕的是他们就隐藏在我们身边。


电影《沉默的羔羊》(1991)剧照。


作为大人,我们应该警惕这样的人,也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危险意识,最大可能地避免危险。


以下内容经出版社授权,摘编自一位心理学家的著作《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小标题为摘编者所取。文末图片来自读客的童书《小学生安全漫画·校园安全》。


原作者 | [美]玛莎·斯托特

摘编 | 王一


《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美]玛莎·斯托特 著,吴大海 马绍博 译,华章 |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8月


我是一名心理医生,专门为受过心理创伤的幸存者提供治疗。过去25年来,我治疗过数以百计的成年人,他们每天都过得痛苦不堪。这是由于幼儿时遭受过虐待,或者过去经历了其他可怕事件造成的。他们长期遭受焦虑、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的折磨,还有一些人感觉活着是不能承受之重。

 

有些人的创伤是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所造成的,如地震或战争,但大多数人都是因为遭到了恶人(通常是反社会人格者)的控制或心理摧残。我在协助病人及其家属应对他们平生所受的伤害和研究这些人的病史时发现,我们身边的反社会人格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深远而持久,通常很致命,而且这种现象惊人地普遍。对数百名幸存者的治疗经历让我越来越确信,全社会的当务之急就是公开并且直接地应对反社会人格问题。


01

这些人就是疯子


一个有暴力倾向或喜欢目睹暴力的反社会人格者,可以轻易谋杀同事或雇凶将其杀害,可以谋杀任何碍事的人,如他的老板,他的前任等,统统不在话下。他永远都不用面对良知的拷问,因为他压根儿就没有良知。如果他决定杀人,唯一的困难便是外面条件的限制,他的内心从来不会出现劝阻的声音。

 

反社会人格者的心智与我们是根本不同的。愧疚感引发的惶恐与不安从来都不会对他的内心造成压迫,或者把他从噩梦中惊醒,良知无法形成对他们的约束。这些人就是疯子。


精神卫生领域专业人士把缺乏良知或毫无良知的状况称为“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这是一种无法矫正的性格缺陷,目前的研究认为大约有4%的人属于这种情况,也就是说平均每25人当中就有1个是反社会人格者。

 

这种良知缺失的状况通常也被称为“反社会人格”(sociopathy),或是更耳熟能详的词——“精神病态”(psychopathy)。“无罪感”(guiltlessness)其实是精神病学领域确认的第一种人格障碍,过去100年来,使用过的名称还包括“病态人格低劣”(psychopathic inferiority)、“悖德症”(moral insanity)以及“道德低能”(moral imbecility)。

 

根据目前精神病学领域的权威机构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如果一个人至少拥有以下7个特征的3个,那么这个人在临床上就足以被确诊为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1.  无法遵守社会规范;

2.  惯于欺骗和操控他人;

3.  行事易冲动,无法提前做好计划;

4.  易怒,具有攻击性;

5.  毫不顾及自身或他人的安危;

6.  一贯不负责任;

7.  在伤害、虐待他人或偷窥他人东西之后毫无悔意。

 

如果一个人同时表现上述任何3项“症状”,许多精神病学专家就足以据此推定他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02

反社会人格者的其他特征


在其他研究人员和临床医师中,有很多人认为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定义更像是对“犯罪”(criminality)的描述,而不是对“精神病态”或“反社会人格”的描述。他们指出,反社会人格者这个群体还有其他一些记录在案的特征,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特征就是他们能说会道,表面上很有魅力,可以借此诱惑别人,而这里的诱惑不单单指两性之间的吸引力。反社会人格者身上的这种光辉和魅力,起初让他们看上去比周围的那些正常人更迷人,更有趣。他们比其他人更随性,更热情,在其种程度上更“复杂”,更令人愉快。这种“反社会人格魅力”有时会伴随一种浮夸的自我价值感。

 

另外,反社会人格者比正常人更渴望刺激,这是他们经常罔顾个人安全做出危险的举动,或在社交、财务或法律方面铤而走险的原因。不管这类人受过多高的教育或者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在未成年时期都可能出现过行为问题,而且他们永远都不认为自己应该为惹出的麻烦负责。

 

反社会人格者也以情感淡漠而著称,他们或许会把自己那空洞易逝的情感说成是情深意浓,实际上却是麻木不仁。他们一点儿同情心都没有,也没有兴趣与配偶建立真正的情感纽带。如果说反社会人格者的配偶在他们眼中有价值的话,那是因为配偶被看成一种财产,反社会人格者可能会为失去这一财产而感到愤怒,但从来不会为此难过,也不认为自己应该对配偶的离去负责任。

 

而这类疯狂、令人毛骨悚然的人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他们大约占总人口的4%。他们是没有良知的人,这并不是说他们无法分辨善与恶,而是说即使他们辨清善与恶,其行为也不会因此受到约束。是非对错在理性上的差别并不能在情感上敲响他们的警钟,点亮他们的警灯,也不会让他们像常人一样心存敬畏。 


韩剧《信号》(2016)剧照。


03

良知是人性高度进化的产物


如果我们把厨房里仅剩的一块蛋糕吃掉了,绝大多数人的心里多少都会产生一些内疚,更不用说故意或预谋伤害他人时的内心感受了,而毫无良知的那一类人内心就缺乏这种自我惩罚的内在机制,心理层面存在一个巨大的空洞,缺失了本该是人性功能中高度进化的那一部分。

 

很少有人知道“反社会人格”这个词的意思,他们更不知道这个词十有八九可以准确地用在一小部分认识的人身上。而且就算我们了解这个词的意思之后,绝大多数人还是难以想象缺乏良知是怎样一种体验。事实上,如果不诉诸移情作用,我们很难想象出另外一种体验。我们能够想象自己完全失明,能够想象自己得了抑郁症,能够想象自己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能够想象自己中了彩票后的样子,或是其他成千上万种极端体验。

 

但是如果我们完全不在乎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朋友、家长、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那到底会是怎样一种情形?我们该拿自己怎么办?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最接近的体验或许就是身体上遭受的巨大痛苦,以致我们暂时丧失了思考或行动能力。但即使处于极大的痛苦之中,罪恶感依然存在。我们完全无法想象罪恶感全无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良知是个全知的监工,它为我们的行为定下规则,当我们违反时,良知就会对我们施以情感上的惩罚。我们从来不必寻求良知,良知就像皮肤、肺或心脏一样天然存在于我们的身上。从某种方式上讲,我们甚至不能把拥有良知算作一种成就而产生自我褒奖的心理,而且我们也无法想象自己没有良知的感受。 


04

心理学上令人望而生畏的处女地


在其他精神疾病(包括自恋)的诊疗中,患者都会产生某种程度的痛苦或哀伤,但反社会人格却是唯独不会导致患者心理不安的一种“疾病”,它不会让患者在主观上感到不适。反社会人格者通常对他们自己和生活状况感到很满意,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反社会人格者才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

 

典型情况下,反社会人格者只有在法庭的要求下,或是作为病人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才会接受治疗。很少有人是为了让病情好转才去治疗。那么问题来了,缺乏良知到底是一种精神障碍还是法律赋予的名称,抑或是其他什么东西?

 

反社会人格有这样一种奇怪的能力,它甚至可以让经验丰富的专家感到茫然。反社会人格的概念与灵魂以及善恶的概念非常接近,这种关联很危险,因为这会让人难以对其做出清晰的思考。

 

我们要如何从科学的角度研究一个似乎与道德有着某种关联的现象?谁应该得到我们的专业帮助与支持,是那些“病人”,还是必须忍受他们的人?既然心理学研究可以为反社会人格的“诊断”提供方法,那么我们应该测试哪些人?

 

在一个自由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这样的测试吗?而如果有人真的被测出来了反社会人格,社会能拿这个群体怎么办?此外,没有任何一种诊断会引发这样政治不正确和专业失当的问题,因此反社会人格(已知它与家庭暴力、强奸、连环杀人以及好战等行为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心理学最后一块,也是最令人望而生畏的一块处女地。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我见过太多生命几乎被一些没有良知之人的决定和行动毁掉。这些没有良知之人不仅危险而且相对难于辨识。在我看来,这些没有良知者对其余人的操纵,就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德在《夜色温柔》中所说的“弱者的暴政”中一个极为普遍且恐怖的例子。我认为所有具备良知的人都应该去了解一下这些没有良知者的日常行为是什么样子,这样才能够辨识并有效应对这些缺德而又残酷无情的人。


平时可以这样引导孩子:


图片来自读客的童书《小学生安全漫画·校园安全》。


本文经出版社授权摘编自《当良知沉睡:辨别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原作者:[美]玛莎·斯托特;摘编:王一;编辑:申婵;校对:李项玲。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