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满一周年。跟一年前相比,现在北京社区的垃圾分类做得怎么样了?在这一节点,我们兵分六路,十几名记者探访了北京市城六区的48个社区,由此形成了一份小型的北京城市社区垃圾分类观察报告。


在探访过程中,我们与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居民聊天,询问社区垃圾分类的现状以及他们的看法。我们也仔细观察了社区的设施配置,看指导员如何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其中有什么难点。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与一年前相比,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水平、设施配备,以及居民分类的意愿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几乎所有探访的社区都有垃圾分类指导员值守,绝大多数社区配备了四品类齐全的垃圾桶。


实际上,我们对于北京垃圾治理进程的报道,从2019年6月下旬已经开启。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居民社区、垃圾楼、转运站、各类垃圾处理厂、相关管理部门,已经数不清跑了多少遍,很多生动细节也让我们感触颇深。


比如,尽管不少垃圾分类指导员反映,上班族和年轻人群体垃圾分类参与情况还有待提高,但孩子却成为推动垃圾分类普及的新群体。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很多父母在孩子的带动下参与到垃圾分类中。究其原因,是北京几乎所有学校都开设了相关教学内容,形成了“小手拉动大手”的推动力。


另外,垃圾处理厂的环保水平也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南宫垃圾焚烧厂的厂区就像一个小型工业园,初次去探访时,原以为焚烧垃圾会产生很大的臭味,我们在包里特地备了N95口罩。但进入厂区后,甚至靠近焚烧炉时,都几乎闻不到异味。采访后我们了解到,目前国标对焚烧厂的排放有严格要求,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厂已经能够达到很高的环保水平。


当然,目前仍有一些问题不能回避。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指导员都说,曾遇到过不配合的居民,他们中有的人不敢和居民“叫板”,只是默默把垃圾重新分拣,也有人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劝导居民。大件垃圾清运难、小区管理水平“跟不上”垃圾分类要求等问题也仍在“拖后腿”。这些长期存在的难题,在未来北京垃圾分类持续推进的过程中仍需努力解决。


两年来,对于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我们也逐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从城市治理角度来看,垃圾分类的推进需要北京各部门、各地区、街道社区、社会组织间的协同配合,这是对北京这座超大型城市基层治理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提升北京基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一次机遇。从社会文明角度分析,垃圾分类已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都具有积极作用。


北京推行垃圾分类已有20余年的历史,新版垃圾分类的推行也已经满一周年,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如今,北京已进入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阶段,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具备推行垃圾分类的条件,尽管全民生活习惯的改变需要漫长的时间,但值得我们一起付出和等待。


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编辑 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