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宝石Gem说的那样,音乐在这个时代变成了BGM(背景音乐),面临着被选择的命运。在这样的时代里,传统打歌节目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新型打歌节目试图借助年轻人喜欢的网络传播手段重新崛起。打歌节目的命运起伏和形式嬗变,映射出音乐行业在快速变革的环境里或主动或被动的艰难求存。时代的车轮呼啸而至,被席卷其中的音乐人,又会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如今的音乐人有大把机会与乐迷直接沟通,并不是离开了经纪人和媒体就寸步难行。在这样的时代里,他们还需要打歌节目这样的展示新歌的舞台吗?


发歌容易但新歌获关注难


最新的“打歌节目”《为歌而赞》节目中,吉克隽逸登台。图来自节目官微


决定做《为歌而赞》之前,芦林和他的团队也有这样的疑问。于是他们在音乐行业展开调研,找了很多知名音乐人私下沟通和了解。“调研的结果坚定了我们做这档节目的信心。”芦林说,当下的确有很多渠道,包括音乐类综艺,可以让歌手的音乐得到传播。歌手本人和他们的经典老歌都不缺曝光,普遍的痛点在于新歌很难被大众发现和听见。


“很难被发现”并非指歌手没有地方发布新歌,而是指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形态之下,他们很难让大众把分散的注意力聚焦到自己的新歌上面。“现在很多的渠道和音乐综艺节目,对新生事物的包容度其实是不高的,大多数都在做经典的翻唱。回想大家看到的音乐类综艺,歌手打一首新歌的情况是很少的。”


2020年初,歌手刘维发的一条朋友圈让孟庆光十分感慨。刘维说他以后再也不想发新专辑、发新歌了,因为发了新专辑之后没有任何一个节目邀请他去做新歌的表演。筹备《宇宙打歌中心》过程中,孟庆光更清晰地认识到,一方面现在的打歌节目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很多歌手的确缺少表演新歌的舞台。“对歌手来说,现在媒体环境没有提供一档成规模化的节目,可以承载他们的新歌。”即便成名已久的歌手也会面临这种困境。谭维维2020年底发布“准备了很久,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寄予厚望”的新专辑《3811》,希望能在音乐市场激起一些水花和共鸣,事实却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她发新专辑了,更别说产生共鸣。


“现状是有点矛盾的。音乐传播的渠道变多,但大家的注意力被稀释,想要传递的信息被分散了。反而让一首好歌、一个好的音乐人被大家听到和发现的几率变小了。”张洁婷说。她担任制片人的《为歌而赞》邀请了众多不同领域的歌手参加,有成名的华语乐坛实力歌手,也有新世代年轻音乐人,这种矛盾几乎是他们每个人都面临的难点和痛点。在她看来,目前音乐行业仍有大量好的音乐、优秀的音乐人没被看到。此前一些有名的传统打歌节目消失,并不意味着音乐人和受众不需要这类推歌的节目了。相反,音乐行业对打歌节目的需求一直存在,只是原来的形式不适应现在的环境了。“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去想,什么样的打歌节目是符合当下的市场需求和打歌链路的?”


腰部、成长期歌手需求大


蔡徐坤、孟美岐等新生代歌手,依然会注重参与音乐类盛典,这类歌手的粉丝投票参与热情高。图/IC Photo


打歌节目依然被需要,但不同层级的艺人对它的需求程度大不相同。孟庆光是《宇宙打歌中心》的总监制,还担任最近三年“猫晚”(天猫双十一晚会)的制片人。他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头部艺人对打歌节目的需求并不强烈,因为他们是整个娱乐市场竞相争取邀约的对象,不缺展示新歌的舞台。“尤其是顶流偶像、头部流行歌手。即便参加真人秀综艺无法得到舞台展示的机会,晚会也会给他们提供非常好的舞台空间。”孟庆光透露,疫情导致去年上半年整个行业处于被抑制的状态,从五六月开始一直到去年年底,仅商业类晚会比如“猫晚”这样的就多达17台。港台艺人因为疫情无法参加,内地的头部艺人被争夺得尤其激烈。


吉克隽逸4月15日在TME平台发布了新歌《特别声明》。4月16日《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的成团夜上,她就以《特别声明》的首秀舞台作为开场。被问起为什么选择“成团夜”作为新歌的首秀舞台,吉克隽逸直言:“当然是因为收视高啊!”事实上,综艺节目和晚会的主办方从效果呈现的角度考量,通常希望歌手演唱受众面广、传唱度高的曲目,而不是刚发布的新歌。但表演哪一首歌,是主办方和歌手艺人博弈的过程,谁更被需求谁就更有话语权。孟庆光透露:“比如有的时候会考虑到艺人有多受观众的欢迎。为了让这个人来参加晚会,他想要表演传唱度高的老歌还是刚发布的新歌,双方可以协调的。”


相较于头部艺人,腰部和成长期的艺人,以及很多选秀出道的偶像歌手更需要打歌节目的舞台。孟庆光筹备《宇宙打歌中心》时观察到,2017年、2018年开始涌现出大量通过选秀节目出来的偶像艺人,他们缺少展现自己音乐的舞台。即便受邀参加一些跨年晚会或者商业晚会,他们的话语权也远不如头部艺人那么大,很少有机会能演唱新歌。梳理2018年以来网络视频平台主导的几档打歌节目如《中国音乐公告牌》《由你音乐榜样》《宇宙打歌中心》,来节目里打歌的艺人大都出自偶像团体,或出自《偶像练习生》《创造营》《青春有你》等选秀节目。


新京报记者 杨莲洁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