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刘欢)5月14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显示,近期对17大类食品375批次样品进行抽检,检出21批次样品不合格。其中,“嫂子福”牌黄豆酱油和食醋、“伊香法利德”酿造食醋等3批次调味品,1批次“东之林”纯蜂蜜被检出不合格。

 

“嫂子福”酱油3项指标不合格

 

通告显示,标称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众甲食品有限公司制造的“嫂子福”黄豆酱油(350mL(400g)/袋,2020/2/21),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检测值为1.43g/kg,标准值为≤1.0g/kg;铵盐(以占氨基酸态氮的百分比计)检测值为52.4%,标准值为≤30%;氨基酸态氮(以氮计)检测值为0.21g/100mL,标准值为≥0.40g/100mL。同时,标称该公司制造的“嫂子福”香醋(383mL(400g)/袋,2020/5/10),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检测值为1.34g/kg,标准值为≤1.0g/kg。

 

据了解,苯甲酸及其钠盐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防腐剂,长期食用苯甲酸及其钠盐超标的食品,可能造成肝脏积累性中毒,危害肝脏健康。酱油、食醋中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延长产品保质期,或者弥补产品生产过程卫生条件不佳而超限量使用;也可能是在使用过程中未准确计量。

 

铵盐是酱油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与其他物质结合而成的非营养成分。铵盐含量超标会影响酱油的风味。氨基酸态氮是酱油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之一,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鲜味越浓,反映酱油的质量越好。酱油中铵盐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被杂菌污染,在发酵过程中大豆蛋白质被分解过度而产生无机铵;也有可能是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焦糖色等添加剂带入等。而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采购环节质量把关不严;也可能是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如酿造周期未达要求;还可能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降低成本而以次充好。

 

此次,标称甘肃临夏法利德清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伊香法利德”酿造食醋(600mL/瓶,2020/1/3),总酸(以乙酸计)检测值为2.83g/100mL,标准值为≥3.5g/100mL。

 

总酸是食醋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之一。一般而言,总酸含量越高,说明食醋发酵程度越高,酸味越浓。总酸不合格主要影响产品的品质。市场监管总局称,该批次产品中总酸的检测值既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也不符合产品标签明示值规定“总酸≥3.5g/100mL”。食醋中总酸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未按标签明示值要求组织生产;还有可能是出厂检验把关不严。

 

“东之林”纯蜂蜜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不达标

 

此外,标称安徽省东林蜂业有限公司制造的“东之林”纯蜂蜜(500g/瓶,2020/8/12),果糖和葡萄糖检测值为27.1g/100g,标准值为≥60g/100g。

 

果糖和葡萄糖是成熟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检验蜂蜜质量的重要理化指标,其含量不达标会影响蜂蜜品质。蜂蜜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蜂蜜酿造时间不足,蜂蜜不成熟导致水分含量过高;也可能是不法企业为提高产品感官质量向蜂蜜中添加糖浆或者直接使用糖浆造假。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李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