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交平台上的临期食品社群。图片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文|李有理

 

近日,“临期食品市场规模超百亿”话题引发热议。据媒体报道,过去一年约有200多万用户购买临期食品,其中以年轻人为主,包括90后、大学生、二三线城市上班族等。一盒售价15元的曲奇,作为临期食品打折促销,只要8元就能买到。便宜划算,成为不少年轻人选择临期食品的理由。

 

提到临期食品,在过去似乎跟追求消费品质的年轻人没什么关系。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购买临期食品的队伍中,成为他们的新宠。

 

有社交平台上的相关社群中汇聚着4万多名成员,秉持着“临期食品可以买!临期食品不丢人!”的态度,互相安利临期食品的店铺、分享购买经验,不再将其视为抠门、寒酸,反而注入了便宜好物、低碳环保、减少浪费的新风尚。

 

“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选择临期食品是一种不错的节俭生活方式。这背后不仅与反食品浪费的社会大环境相关,也反映出年轻群体消费心理的变化——只要在安全范围内、购买商品本身符合个人主体需要,“面子”的事可以放一放。


确实,这种对冲“面子消费”的去繁就简的消费观念,不仅能给个人荷包减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粮食浪费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仅城市餐饮业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相当于3000万人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节约粮食,实则在耕种“无形粮田”。以此而言,临期食品成新宠,既是消费观念的“返璞归真”,也是贯彻“反食品浪费”的一次实践。

不过,也应当注意到,这种消费风尚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临期”和“过期”仅一线之隔,跨过这道线,安全就有可能变成了有害。由此,临期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或将成为商家商誉的一部分。

如,商家存储食品时符不符合规范,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与实际保质期是否一致等。在此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显得尤为必要。


总之,安全、合理地利用好临期食品,一方面,要加强监管,避免“临期”变“过期”,伤害了消费者的胃和心;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出台相应政策,给予商家相关优惠,让“临期销售”不单单是一种营销行为或针对《反食品浪费法》的合规手段,更能成为全社会节约粮食的共同举措。

 

□李有理(媒体人)

编辑:马小龙  校对: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