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与二战相关的历史书频频成为各类图书榜单上的常客,并形成了一股“二战史”的热潮。其中,以纳粹德国、二战时期的日本为主题的畅销图书更是层出不穷,形成了一股出版现象。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理想国译丛”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出版品牌甲骨文都是这股历史热潮中非常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出版品牌,它们所出版的图书,又给出版界提供了什么样的新视角?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我们该如何阅读译著?

 

5月14日晚,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联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举办的第四届译想论坛(2021)译论一,以“思想之镜——管窥近年来的人文译著”为主题,邀请了“理想国译丛”主编梅心怡、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任剑涛,以及图书出版人、专栏作家范庭略相聚武汉卓尔书店,对近十年人文社科领域的译著发表评述,他们谈论了二战史等高频出现的译著主题,并对人文译著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发表各自见解。

 

活动现场。

 

第三帝国为何是出版界长盛不衰的畅销题材?

 

在对图书市场的观察中,范庭略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二战史的著作,包括二战时德国、日本和苏联的著作,在中国都非常受欢迎。有媒体曾报道过,与希特勒相关的图书永远是畅销书。比如,甲骨文的《亢奋战 : 纳粹嗑药史》就卖得不错。第三帝国似乎是出版界长盛不衰的题材。

 

对此,梅心怡表示赞同。她表示,“理想国译丛”的《第三帝国三部曲》的图书版权是在很久以前买的。书非常厚,所以在翻译上花了很长时间。在买图书版权的时候,她并没有想到,近年来国内会涌现出那么多关于纳粹的书。

 

范庭略提到,威廉·夏伊勒的好几本与第三帝国有关的书也在最近出版了,比如他的《柏林日记》。近年来,描绘1929年柏林的电视剧《巴比伦柏林》的讨论也非常热。这个电视剧描绘了当时柏林的生活,以及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变化过程——德国人从一种很闷的状态里,转变成要众志成城与英法对抗的状态。但是,范庭略觉得,想要了解德国人的转变过程,读者不能只接受碎片化的信息,而要继续系统性地阅读。

 

范庭略

 

梅心怡认为,在国外,二战史也是非常热门的图书种类。每一年,欧洲都会有大量以集中营为主题的图书出版,因为每一年欧洲人都会发现许多新的幸存者日记或回忆。为何纳粹史在当今世界拥有那么高的热度?因为对大部分国家来说,二战仍然是它们历史的切肤之痛。除此之外,当下的国际局势似乎正处在20世纪的阴影之下。当下的国际局势是二战史著作火爆的原因。

 

为何小语种作品在中国出版界常被忽视?

 

范庭略问道,除了《百年孤独》这样的传世力作之外,是不是好像很少小语种作品能被引进中国,或者说,这些小语种作品在被引进中国后都没有产生特别大的影响?

 

任剑涛认为,这是因为可靠的小语种翻译者比较难找。自近代以来,中国总想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以摆脱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因此当中国偏向某个国家的时候,就会集中翻译哪个语种的著作。比如,以前中国人以翻译俄文著作为主,后来又以翻译英文著作为主。这些先天性的原因限制了中国对小语种国家好作品的引进。这是非常让人遗憾的事情。

 

《百年孤独》是西班牙语作品,南美洲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南欧国家都深受古罗马影响,也一直是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基地。但是,中国对意大利语的作品就翻译得不多。从历史、法律和政治的角度来看,意大利语的作品对大家生活的影响很大。《罗马民商法》讲了债务和债权的关系,这跟市场经济有着密切联系,这也是从古罗马一直延续下来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源头就来自古罗马。随着大家的生活多元化,小语种国家中拥有大智慧的著作是非常值得大家关注的。

 

梅心怡认为,在人文社科方面,这些年来美国学界的主导力量是非常大的。《21世纪资本论》的原文是法语。其实,这本书很早就在法国出版了,但直到这本书在美国出版后,《21世纪资本论》才变成了全球的现象级图书。美国在经济史、文化史等领域有着非常大的话语权。在出版界,大家都默认被美国市场认可的图书,就是比较好的书。其实,这对选书造成了非常大的限制。


梅心怡

 

另一种限制来自编辑挖掘小语种作品的能力。出版界需要许多能够阅读小语种并能够挖掘小语种作品的编辑。如今,中国有许多翻译自法语或德语的人文社科著作,但翻译自西班牙语的人文社科著作很少,因为在研究方向上,懂西班牙语的译者或老师大都比较偏向文学。

 

梅心怡还提到,理想国最近准备要出意大利微观史学家金兹伯格的《奶酪与蛆虫》。这是一本非常有名的微观史研究著作。在梅心怡还在中国台湾工作的时候,她就特别想出版这本书。不过,当时她找不到合适的译者,因为很多懂意大利语的译者只能翻译文学作品,无法翻译那么专业的史学著作。在小语种领域,要找到有文采又拥有足够专业背景的译者实在太难了。

 

英语译本的话语权还体现在版权市场上。在国外的版权市场上,德语或法语的作品若想在全球扩张市场,他们都要先准备好英语译本,才能更好地将他们的书推广出去。因为对于许多亚洲国家的出版方来说,小语种是一个障碍。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该如何读译著?

 

任剑涛提到,有一些书有特别大的出版价值,但目前却还没在中国出版。比如,哈贝马斯刚出版的《哲学史》就非常有出版价值。哈贝马斯被誉为当下欧洲的第一思想家,不过,他是用德语写作的。这本《哲学史》共有上千页,由于规模过大,暂时还没有译者愿意接手翻译。

 

在任剑涛看来,普通读者读译著共要迈过三个台阶。严复为翻译设定了“信达雅”三重标准,其实很少译者能够达到这三重标准。任剑涛想起他参加一个译著论坛时,万圣书园的老板刘苏里就曾讲,若不加以审慎辨别的话,60%的译著读完就上当了。但任剑涛认为,大家不用如此焦虑。因为读者在读了译著后,可以踏上第二个台阶——自己去判断并选择译著,并开始阅读一些具有思想性的描述性著作。

 

任剑涛

 

如今,历史学的译著在翻译著作中相对有市场,这是因为这些历史著作主要在讲故事。对于读者来说,这是比较容易阅读的。这些书里其实也携带了作者对于历史的判断。比如,埃文斯的《第三帝国三部曲》就是一本有思想的历史著作。甲骨文还出过许多关于二战和法国的现代反思、德国的现代批判的译著,阅读这些作品可以让读者变得深刻起来。大家还可以以读者兼译者的身份,来为译著进行定位。这是专业阅读者的水平,也是读译著的第三个台阶。当大家踏上这三个台阶后,读者就会对世界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和非常直观的洞察。

 

梅心怡认为,虽然现在有世界史的热潮,但是很多历史著作在出版的时候,出版社都会担心读者的背景知识不足以阅读此书。世界史包罗万象,读者需要一步步为自己铺垫知识。这几年间出了很多讲十字军东征,三十年战争和拉丁美洲的著作,但是这些著作当中还存在着很多的空白之处。比如,对于拉丁美洲来说,理想国除了《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外,近期还出了一本《救赎者》。《救赎者》这本书就探讨了一些拉美作家、思想家的人生、思想与作品之间的关联。但是,有些读者在阅读《救赎者》的时候,会感到自己有阅读障碍。因为许多读者没读过这些人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当书里讲到阿根廷的某个历史时代时,许多读者会跟不上作者的文笔。大家无法理解书里发生了什么,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是怎么回事。这是出版社很苦恼的问题。

 

范庭略认为,这需要读者在一个主题里慢慢地进行探索。甲骨文出版过一本叫《天国之秋》的书曾颠覆了范庭略对历史的看法。这本书第一次把太平天国跟美国独立战争以及英国纺织工业革命放在一起相联系。因为美国打独立战争,棉花收不上来了,这导致了英国蒸汽革命的发生。后来,英国人想把布卖到中国江浙地带,但这个地方又被太平天国占了。这本书是从横向的关系来谈太平天国,跟大家以前听的版本不一样。

 

梅心怡认为,这几年中文译著在速度、时间上越来越能追上国外出版前沿了。读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会看史景迁的作品。史景迁写太平天国和《天国之秋》很不一样。因为《天国之秋》的背后有着全球史的概念,而史景迁完全从汉学的角度出发。如今,读者可以在中文译著里读到许多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任剑涛认为,对普通读者来说,他们也许没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太过甄别。严格来说,大家并没有形成阅读的习惯。在古代,阅读是科举考试的手段。在近现代,中国人阅读是为了改变被动挨打的状况。实际上,大家有时候对这些关乎全人类著作缺乏感觉。

 

所以,任剑涛希望,对于一个普通读者,首先要读书。其次,他希望大家能争取读进去。在这之后再争取读懂。因为读懂已经是半专业性的阅读了,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这是不必要的。其实,囫囵吞枣地阅读,都值得竖大拇指了。

 

整理|徐悦东

编辑|李永博

校对|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