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冯琪)“家校社区共育”理念在实施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家庭和学校功能的界限是什么?5月15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与未来学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未来教师发展大会举办,嘉宾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主办方供图。


提倡“温情家校共育”

 

“疫情期间,我经常听到同事跟孩子或老师发生冲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保护儿童及家庭研究服务中心主任龙迪观察发现,家校社区共育在现实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基于此,龙迪提出“温情共育”的概念,即家校合作中,彼此都能够表达温情,而不是暴力伤害。她给出几点具体建议。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龙迪。主办方供图

 

首先,龙迪提出,家长和老师应相互支持发挥各自的功能。学校的功能是帮孩子完成社会化,老师也要照顾自己的家庭,有个人的生活,因此,不要把家长不能做的事都推给老师,甚至要求老师24小时在微信上各种体贴关怀的回应,这是不公平的。另一方面,学校和老师也不应要求家长来做老师,家庭不应该成为作业作坊。

 

“家长和老师应该是合作伙伴,为了完成各自的功能,请求对方帮忙。要怀着感恩的心,如果对方做不到,要理解和包容。”龙迪建议。

 

在龙迪看来,家长和老师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家庭有家庭的困难,老师也有自己的人生挣扎和痛苦,这就需要社会服务功能,用一个合适的机制给家长和老师提供心理服务、家庭服务。

 

龙迪希望,政策和制度给予老师足够的时间、空间过家庭生活,让老师不必24小时行使教师职责,导致回到自己的家庭根本不会做家长,这样对老师的孩子是非常不公平的。

 

建议教师掌握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能力

 

很多老师都说,老师往往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背后的原因是什么?5月15日,清华大学幼儿园副园长晏红在会上对这一问题作出明确解答:“这涉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区别、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区别,二者逻辑完全不同。”

 

晏红进一步解释,当一个孩子知道自己是学生的时候,他能够知道和老师之间的边界,老师是权威的,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学生。但是,当一个孩子面对妈妈、爸爸的时候,心态完全不一样。


清华大学幼儿园副园长晏红。主办方供图

 

“有的老师回家之后面对自己的孩子比较焦躁,是因为他们回家之后继续当老师,用教训和规训的口吻和孩子说话,但实际上,场域不同,在学校来这一套行,在家里就不行,因为家里需要的是情感伦理。”晏红说道。

 

对于这一问题,晏红建议,教师要掌握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不再把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一个必备的知识结构。”她认为,只有把家庭教育指导视为与教学工作一样具有专业性,才能胜任家庭教育指导的要求。

 

此外,由于孩子的成长是连续的、贯通的,晏红指出,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建议老师树立全学段贯通的教育指导观念。一方面要把握好不同学段之间的特殊性,一方面要跨越自己对学段教育认识的路径依赖,注意衔接教育,把握共性。


教育是身体力行的影响

 

家校社区共育过程中,家庭应发挥什么功能?龙迪在会上指出,父母给孩子最有营养、最不可替代的是让孩子形成安全依恋。“孩子在家里待着自在,可以出去探索,外面碰到困难愿意回来,这是父母给孩子的养分。”

 

针对当下社会上存在的家长焦虑和“鸡娃”现象,北京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心理专家组长、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会长张青之表示,每个人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不同的期待,但无非面临两个结果,一是顺向的,能够实现期待;二是逆向的,孩子抛弃了这一期待。

北京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心理专家组长张青之。主办方供图

 

张青之指出,每个人教育孩子时都会把自己带入其中。实际上,能不能改变孩子的认知、情绪、行为,更多的不是看家长说了什么,而是看家长身体力行影响了什么。“实际上,家长在心理上关心孩子、燃起孩子的心理动力所能收获的,比单纯说教和对孩子怀有高期待带来的效果要好得多。”

 

“家、校、社协同育人,社会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在张青之看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父母则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而整个社区、社会还需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合适的土壤、环境和养料。

 

张青之介绍称,北京市已经连续三年在社区培养懂心理、能够提供心理服务的骨干人才,目前已经培养了北京市社区干部7万多人,并在社区开展心理知识普及,把心理专业、心理服务贯彻到社区课堂里。


新京报记者 冯琪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