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赵方园)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新京报记者获悉,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在中华文明的体系中,酒文化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汾酒博物馆,以其丰富的馆藏和多样的文化传承,见证着中华酒文化的“恢复与重塑”。



1984年,汾酒博物馆成立,2007年10月正式开馆,展馆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划分为十大主题展厅。现馆藏了1300多件酒器文物,3000多件书画珍品,3000多件诗文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馆藏酒器当数1982年在杏花村遗址发现的小口尖底瓮,这也被认定为我国最早的酿酒器具。



行走在汾酒博物馆内,六千年中华酿艺与文明的传承,如画卷般展开:6000年前的仰韶文明,智慧的先民用小口尖底瓮发酵谷物,酿得甘甜的原始酒,上以祭祀天地,下以温润生活;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1200年前,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酒一体,记录了中国人心底最深沉的思念......


汾酒博物馆,是“汾酒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汾酒文化的载体,见证了汾酒的六千年文化,也见证了汾酒对中华酒文化的影响。近几年,汾酒博物馆更是几经扩建,现已发展成为面积8000平方米,设有19个单元展区的大型酒类博物馆。馆内融入了多项现代科技,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新京报记者 赵方园 图片 资料图片

编辑 郑明珠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