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首都博物馆开幕。


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北京“博物馆之城”战略合作协议》。2021年度“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和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获奖名单同期揭晓。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介绍,近几年,我国博物馆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十三五”以来,全国平均每2天新增1家博物馆,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5788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达1224家,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在全球博物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广泛影响的背景下,2020年度我国博物馆推出陈列展览2.9万余个、教育活动22.5万余场,接待观众5.4亿人次,网络观众数以亿计。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北京地区各类博物馆举办一系列特色鲜明的陈列展览、学术研讨、教育传播、公众体验和文化遗产推介活动。昨晚,北京多家博物馆推出延时开放活动。


全国各地也开展了数千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河北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郑州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在“5·18”前后推出新的展览,黑龙江、江苏、云南、广西等地多家博物馆在昨日提供免费讲解等服务。


此外,各地博物馆组织开展流动展览、文化讲座、文物鉴定、文创发布、互动体验、教育研学等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以及在线展览、网络直播、文博知识网络竞答等线上特色活动。


昨日,首都博物馆,“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开幕。观众观看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M16-2号车(复原件)。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昨日,首都博物馆,复原的陕西西安唐李倕墓冠饰。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看点

“国之重器”展现馆藏文物保护成果


昨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作为活动重头戏之一的“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揭幕。


展览分为“万年”“慧眼”“巧手”“芳华”“永宝”五个章节。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重要科研成果与代表性展品,全面梳理中国馆藏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深入介绍馆藏文物的科学认知方法与保护修复技术。

   

展览汇集10个省市、23家文博单位的50余件(套)文物及相关辅助展品,其中不乏国之重器,有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还有通过科学研究复原的精美复原件,包括秦始皇帝陵出土彩绘兵马俑、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M16-2号车(复原件)、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出土碳化稻米等。


其中颇受关注的出土彩绘兵马俑,表面原本施有明艳的彩绘,其彩绘底层的主要成分为生漆,制作工艺及对环境变化的剧烈反应导致其出土时迅速卷曲起翘而脱落,极难保存。新材料的研发结合特定的加固技术,得以使这些彩绘陶俑以本色示人。


昨日,首都博物馆,修复的兵马俑。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展览将持续至8月17日,共3个月。其间,知名文物保护专家将带来11场馆藏文物保护系列讲座,完整呈现我国文物保护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突出“学术性”和“科普性”并重的策展理念。


现场

采用沉浸式表演等形式让文物“活起来”

  

昨晚,首都博物馆上演了一场融合展览、话剧、京剧、舞蹈元素的“博物馆之夜”活动。活动以“回望历史、守正创新、点亮博物馆之城”为主题,以北京城市场 景为线索,充分利用博物馆展厅及公共空间,依托首都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及特色展览内容,采用沉浸式表演、特色节目展演、动态展览展示、自主教育活动等形式,配以多样的舞美设计,让文物“活起来”,在博物馆打造一场活化展示北京首都的视觉盛宴,为观众创造体验式互动空间。


昨日19时,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博物馆之夜活动准时开场。


观展的大人与孩子跟着引导员,行遍地下一层至五层,穿越文明·探方、活化·展示、穿越·体验、守正·创新4个板块,体验了主题音乐、话剧、京剧、古典舞等多种艺术形式。

   

在地下一层的“读城·阅空间”,孩子们学习了历史知识以及泥塑及拓片制作技术。博物馆之夜活动总策划杨丹丹介绍,这个场所将博物馆的受众年龄下拉到三岁,“即使你看不懂文字、听不懂历史故事,也一定能懂从音乐盒子里传出的这座城市从古至今的声音,这样就能了解这座城市的记忆。”


昨日,首都博物馆,小朋友在做陶器。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昨日,首都博物馆,演员在表演《剑舞》。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在多功能厅里,以“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为原型的短话剧上演,展现了文博人保卫文物的奉献精神。接下来的几站,分别呈现京剧艺术、手工绣艺、老北京民俗、文化冬奥等内容。


为纪念建党百年,首博方展厅三层的“伟大征程”展厅前,话剧《寻找李大钊》的片段上演;中国古典舞《水袖舞》《剑舞》《盛世牡丹》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今晚大家集体穿越了一次,在最短的时间内享受这种文化,会留下很多美好记忆”,杨丹丹表示,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博物馆,未来的博物馆一定会以受众为中心,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为中心。“希望未来的博物馆能成为观众享受生活的首选,我们博物馆人也希望未来的观众能与博物馆通行。”


新京报记者 张畅 摄影记者 浦峰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