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质疑,袁隆平的坦荡胸怀和实事求是精神,值得钦佩和学习。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5月22日,袁隆平老先生逝世,享年91岁。按照我国的传统说法,这样高龄、安详的去世是“喜丧”,是人生圆满的结局。但是,大众仍然对他表达了深深的惜别和哀悼之情。这位享有“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名誉的老人,也值得这样的礼遇。


5月22日,袁隆平逝世当天,联合国在其官方微博发文悼念。


没有理由质疑贬低袁隆平的科学成就


实际上,即使在袁隆平生前,对他的成就评价提出质疑的声音就不少。绝大多数都是就事论事、以科学为维度的正常讨论,却也不排除极少数刻意的质疑贬低。袁隆平对这些都很淡然。比如说,面对采访者询问他对“袁隆平杂交稻不好吃”的看法时,他不但坦然承认,还表示要努力研究把口感提上去。这样坦荡的胸怀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就很值得钦佩和学习。


这世上既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科学研究。科学就是在质疑和论证中不断进步的。如果袁隆平没有勇于质疑、敢于尝试的科学精神,那他也不可能达到如今这样的成就,更没有如此强大的人格魅力。但是,这些都不是刻意贬低他在杂交水稻领域成就的理由。


“吃饱优先”的时代因素影响着研究方向


袁隆平成功提高了水稻作为主粮的生产能力上限,从粮食安全战略角度看,功不可没。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科研成果当然要以造福社会的实际应用为目标,但是,从理论到成果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反复尝试、改良甚至自我否定的过程。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科研方面的贡献是开创性的,而开创性的工作通常都是不完美的。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关系国计民生基础的农业科技,会受到更多社会和时代因素的影响,并不是纯粹的科学问题。


袁隆平开始这一领域研究的时代,冷战阴影笼罩的全球都在进行主粮单位产量的竞争。日美等国都在水稻单产提高上投入了大量资源,每一点进步都可以成为“大新闻”。发达国家如此,人口众多、“吃饱问题”尤为突出的中国更是如此,以提高产量为绝对的研究重点,在那个时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种时代风气对袁隆平的研究方向显然有着巨大的影响。


产量优先的目标之下,早期的袁隆平杂交水稻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品种的口感、种植适应性,并不是什么污点。在当时中国上下普遍而严重的“粮食焦虑”心态下,甚至也不算是什么缺点。至于后来中国农业政策调整,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后,这些早期品种不易推广,其他杂交水稻品种更为成功,是大众需求变化所致。对历史事实应该尊重,却不是用来否定前辈贡献的理由。


况且,袁隆平培养的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本身就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袁隆平的研究,成功提高了水稻作为主粮的生产能力上限。从粮食安全的战略角度看,功不可没。有了这些高产品种的问世,不仅可以在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下用来渡过难关,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心理的正面影响有着“定心丸”作用。即便在和平环境下,对粮食供应安全的充分信心,也是维系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础。


袁隆平高产杂交稻的意义就是如此重要,已经远远超出了科学技术领域,也远远超越了袁隆平水稻诞生的时代。仅此一点,袁隆平的贡献也值得铭记了。


公众对袁隆平的敬意不仅属于他个人


作为公众人物,袁隆平始终保持了朴实、亲民、坦荡和谦逊的态度。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至于争论袁隆平是不是这一领域最为杰出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意义并不大。科学领域确实存在明星效应,明星科学家的公众影响力和他们在专业领域的“地位”可能存在些许差距,这也是很正常的。爱因斯坦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形象代言人”,并不等于他一生都走在了最前沿。霍金成为爱因斯坦公众地位的继承人,也不等于其他同辈、后辈学者没有超越霍金的成就。


即便是专业人士,要对科学领域的顶尖人物们做出一个完全符合专业标准的、让所有人服气的排行榜,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何况是非专业的普通大众呢?既然袁隆平的成就足以跻身于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行列,那么他成为广受尊敬的科学名人、大众眼里的科学英雄无可厚非。


难能可贵的是,袁隆平作为公众人物,始终保持了朴实、亲民、坦荡和谦逊的态度。这种长者风范,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他的明星效应,也是事实,但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公众人物爱惜羽毛、保持良好形象,又有什么可指摘的呢?


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袁隆平的光芒掩盖了其他中国水稻专家的卓越贡献,公众对袁隆平的深厚敬意不仅属于他个人,也属于这个优秀科学家群体。袁隆平和所有为中国农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们,都会在历史的天空中闪烁光芒。


□关不羽(专栏作家)


编辑:何睿    校对: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