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布会今天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落地了多项工程新技术,将为观众带来便捷、完美的体验。

 

剧院:国际顶级声学设计带来一流视听盛宴

 

北投集团重大项目总监、三大建筑项目部总经理陈宏达介绍,声学设计是剧院建筑的重中之重,在剧院项目各厅堂的设计中,建设方对标国际一流剧院的声学标准进行了设计。

 

城市副中心剧院项目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为了保证剧院达到国际顶级的音质效果,歌剧院混响时间设计为1.5秒,可满足西方歌舞剧演出要求;音乐厅混响时间设计为2.0秒,可满足四管制交响乐演出要求。声学工程师和建筑师共同对四个观演厅进行了三维精细形体设计,通过调整观众厅的形状来精确控制观众厅内的声学反射和散射。建设方还采用专业的声学计算机模拟软件,确定观众厅内各个界面的室内材质和构造要求,确保观众厅每个座席均有优良的听感体验。

 

“音乐厅和歌剧院的背景噪声、环境要求均高于国家甲等剧院要求,可满足国际顶级声学的安静要求。”

 

图书馆:智慧机械书库带来借阅新体验

 

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地下一层以文献典藏作为主要功能,在建设中引入了国际领先的“智慧机械书库”技术。


城市副中心图书馆项目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该书库面积约3400平方米,高约16米,设计文献总典藏能力可达到650万册。机械书库能够快速响应读者的借阅需求并精准完成文献自动出入库动作,实现了从传统图书馆“人找书”到“书找人”的服务模式创新,展示了智慧型图书馆。

 

为了使图书馆整体效果更通透、明亮,副中心图书馆项目将采用超高玻璃幕墙。项目外立面由276块超高玻璃幕墙玻璃围绕而成,其中最高玻璃幕墙高达15.05米,最大板块重达10.77吨。“如此大体量的玻璃幕墙生产难度大、安装精度高、密封工艺复杂。幕墙板块互为支撑体系,板块间锯齿形设计,无论从外形还是受力体系都属国内首例。”陈宏达说。

 

博物馆:地下抗震支座从源头保护文物安全

 

大运河博物馆对标国际一流博物馆进行设计建设,具有馆藏文物安全保护措施等级高的特点。

 

城市副中心博物馆项目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由于北京地处地震高烈度设防区,为降低可能发生地震对馆藏文物的影响,博物馆结构设计方案按照罕遇地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采用先进的隔振技术,通过对建筑物的上部和基础之间加设“隔震层”进行减震设计,通过满布在结构柱上的242个隔振支座,将博物馆上部结构和下部基础分离开。通过安装抗震支座,地震时可以有效消减74%的地震力,最大程度保证了建筑主体结构、室内重要设施和文物安全。

 

亮点:不出地铁可直达三大建筑

 

未来,市民到达三大建筑将非常方便。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项目利用地下空间,最大程度保证了地上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游客可从地铁换乘站经由三大建筑共享配套设施直接进入三大建筑参观游览。

 

陈宏达介绍,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毗邻大运河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项目勘察设计初期,工作人员发掘出了小圣庙遗址和运河故道遗址,将古代文化遗迹纳入地上整体景观体系,参观者可以触摸历史的痕迹,营造出古今对话的独特游览体验。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