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过以后怎么养老吗?这个看似离你很远的话题,其实离你很近。


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此前对记者表示,应该说过去20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是在快速增长的,这也反映出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实际上,13.5%的比重已经相当高了,比7%踏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门槛翻了一倍,这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基数较大。


庞大的老年人群如何养老?住家里还是去养老院?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今年4月份介绍,我国老年人大多数都在居家和社区养老,形成“9073”的格局,就是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近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北京的一些养老机构价格并不便宜,若为全失能老人,普通养老院的月费用高达近万元甚至上万元,中高端养老社区入住门槛都需几十万元。即便如此,不少养老院依然床位紧张,入住率超90%。


面对急速增长的养老需求,保险公司早已多角度抢滩,从以房养老到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再到养老社区,在与基金、银行、信托公司、房地产公司的竞争中,保险公司到底有何优势?


抢占90%的居家养老市场


“以房养老”仍是“小众”选择


你会选择居家养老还是去养老院?


人到中年的许女士家中的老人已经80多岁,以往身体一直不错,今年却因脑萎缩两度住院,“老人平时是一个人住,但是我们子女住得离她比较近,也经常过去,老人生病之后基本上不能自己做饭了,我们就轮流过去做饭。”


在谈及是否考虑将老人送到养老院时,许女士说:“老人如果完全不能自理,或者他自己想去养老院,觉得有人陪着说话聊天更开心,才会考虑把老年人送到养老院去,否则我们不会主动把老人送去养老院。”


许女士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的确,在中国,居家养老依然是主流,约90%的老年人会选择居家养老。


在这一领域,保险公司通过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切入,也就是所谓的“以房养老”。简单来说,就是老年人将名下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每个月领取养老金的养老方式,老年人身故后,保险公司有处置房产的权利,处置房产所得将优先用于偿还保险相关费用。


65岁的田叔叔和李阿姨夫妇是北京的普通退休职工,多年前,独生女儿意外去世,但随着时间流逝,失独老人也有了继续生活的信心。不过每月两人一共几千元的退休金仅够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就连是否修缮漏水的阳台他们也要再三掂量。


两位老人一生最大的资产就是目前居住的房子,他们也始终认为居家养老才踏实,并没有卖房养老的念头。经过反复考虑,最终这对老夫妇选择了“以房养老”,在完成尽调、抵押、公证等环节后,他们拿到了保险合同。


今年5月初,两位老人如期领取到了第一笔养老金——据悉,他们每月都可以领到8580元养老金,也可以使用产品的信用额度建立43万元的医疗储备基金。


“以房养老”能有多少保障?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每月能领多少钱与房产价值、投保年龄等因素有关,以65周岁男性,房产有效保险价值500万元为例,该老人在世时每月可领1万多元养老金。若老人不幸去世,继承人可选择偿还保险公司相关费用后优先赎回,如选择不赎回,则由保险公司处置房产,偿还相关保险费用后,如有剩余将归属继承人。


不过,这种养老方式也有难点。一位曾从事“以房养老”的业内人士对记者坦言,以房养老保险一方面能满足老人在自己家里养老的需求,还能增加老人退休后的月收入,比较适合无子女的老人或者养老金较低的老人。但受制于老人要将房产给予子女辈、孙辈继承的传统观念以及整个操作流程的复杂性,保险公司对相关业务管理、全流程把控的高难度,以房养老保险目前仍只是一个“小众”选择。


现实情况也是如此,2014年7月份,原保监会便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正式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2016年,试点范围扩大至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的部分地级市,2018年,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扩大到全国范围开展。


但截至2019年9月,在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累计承保仅138户(203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在今年两会上表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发展面临诸多限制因素,表现为需求乏力、供给不足和制度交易环境不成熟。除了传统的长寿风险和利率风险外,还有房价波动风险、现金流动性风险等等,这些都给保险公司带来较大挑战,亟待政府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你的养老金够用吗?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将启幕:保证利率是亮点,投资能力成关键


你的养老金够用吗?其实,以房养老主要解决的是老年人养老的现金流问题,若年轻时有储蓄意识或者有意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金不够用的问题。


而且,对于不愿以房养老的大部分人而言,这个选择相对更容易。


这也是监管推进的方向,5月15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发布,自2021年6月1日起,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共有6家。


按照规定,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是指以养老保障为目的,消费者年满60周岁方可领取养老金。保险公司须提供定期领取(领取期限不短于10年)、终身领取等多种方式供消费者选择。这类保险包括身故责任、年金领取责任,鼓励保险公司以适当方式提供重疾、护理、意外等其他保险责任。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和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认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在积累期采取“保证+浮动”收益模式,要求保险公司根据消费者风险偏好的不同提供多个投资组合,并向消费者提供投资组合转换功能。这可以赋予消费者更多的投资选择权,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在不同阶段对于投资风险与收益组合的不同偏好。


一位资本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设计来看,保证利率可能是一个亮点,因为在资管新规打破刚需的大环境下,保本产品已经很少见了,但对于不少人来说,养老金就是‘保命钱’,资金安全是最重要的。不过,若将时间维度拉长到几十年,基金、银行、信托机构推出的养老金产品基本上也能做到保本增值,相对而言,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反而稍微弱一些。”


朱俊生也认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采取账户式管理,本质上是长期储蓄,在较长的积累期提高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是关键。特别是随着第三支柱政策框架的出台,基金、银行、信托等机构都将参与个人养老金市场,投资收益是不同机构之间竞争的核心,保险业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养老机构价格不菲


险企加码养老社区 争得过房地产公司吗?


除了以房养老、推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外,养老社区也是保险公司在养老市场的一大发力点。


贝壳财经记者咨询了解到,北京的一些养老机构价格并不便宜,若为全失能老人,普通养老院的月费用将高达近万元甚至上万元,中高端养老社区则更高,入住门槛都需几十万元,即便如此,不少养老院依然床位紧张,入住率超90%。


北京市西城区一位街道养老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这里总共有50个床位,一般都是2人间,也有3人间和 4人间,现在已经住了48个老人,基本上都是半失能或者失能老人,月费用基本在5500~8000元之间,主要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入住房间的情况,需要的服务来定,高的话一个月费用过万也是有的。”


另一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说:“我们这边有130张床位,基本上都满了,月费用大概在7000元左右,包括房费、餐费以及照料的费用,比如老人需要扶着上厕所之类的,院里也有医生,护士,可以提供打针、紧急救助之类的服务。”


这只是我国老龄化日益加深下养老社区需求量较大的一个缩影,急速增长的养老社区需求也引来保险公司抢滩。


近日,中国平安宣布切入高端综合康养社区,发布“平安臻颐年”康养品牌及首个高端产品线“颐年城”,通过“金融+医疗+康养”结合的模式,布局康养产业。


新华保险则创立了“新华家园”养老社区品牌,设计了“乐享”“颐享”“尊享”三大产品线。目前,新华家园海南博鳌乐享社区、北京莲花池尊享社区已投入运营,北京延庆颐享社区即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开业运营。


事实上,中国人寿、泰康保险、太平人寿等诸多险企早已布局养老社区,只是各自的定位和运营方式有所差异。


总体来说,保险公司旗下多为中高端养老社区,不仅有入住门槛,每个月的“房租”也并不便宜。


以入住泰康之家·燕园独立业态的最小户型为例,购买乐泰卡之后,单人入住的费用每月6000多元起,两人入住每月的费用是8000多元起,包括居住和娱乐,不包括医疗和护理费,餐费刷卡消费。


整体而言,保险公司已在以房养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社区等多方面布局,不过这个市场也面临“厮杀”,在与基金、银行、信托公司、房地产公司的竞争中,保险公司到底有何优势?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对记者表示,首先,无论是存款养老还是投资养老,一般机构不承担个人的长寿风险。所谓的长寿风险,也就是说,人无法预知自己的生命,因此也就无法判断到底应该为养老准备多少钱,但是人活一天就需要有经济支持,而保险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承担长寿风险,保险有大数法则,许多人聚集起来,一起买了养老保险,有些人生命长,有的人生命短,这样一来,风险就分散了。


其次,保险公司作为金融公司,属于严监管对象,因此,选择保险养老的方式相对其他方式而言更为安全。


第三,对于个人而言,养老是一个长期投资项目,比如40多岁开始买保险,60多岁开始领养老金,一直领到去世,周期很长,相当于把收入、消费平滑了。


不过,朱铭来认为,健康老人的老年生活,经济不是主要问题,比如一个老人月退休金如果能有5000元,那么基本上能满足必要的生活开支,但最担心的就是生病,看病的费用、护理照料的费用等,这些费用是需要补充性保障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还需要有机构来提供这些服务,这实际上给了保险公司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其有机会组建一个产业链,不仅能够为老人提供养老金,还能与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老年人提供需要的医疗、照料等多方面服务,这是比较重要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