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马瑾倩)5月31日,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已正式成立,成员单位36家,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

 

北京市未保委成员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在发布会上通报,5月25日,北京市政府批准同意调整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未保委),相应设置调整涉及以下三方面内容。

 

调整市未保委组成及其办公室设置,由市政府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市长担任主任,市政府分管民政工作和分管公安工作的副秘书长、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民政局局长、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分别担任副主任,成员单位36家。市未保委办公室由团市委调整至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

 

调整市未保委及其办公室职能,参照国务院未保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设定,承担统筹协调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督促检查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政策落实等职责。

 

原市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职能整体并入,不再保留。

 

“加紧召开第一次未保委会议,对全年工作任务进一步夯实,围绕未成年人面临难点重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落实时间表。”李红兵表示。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进入立项论证阶段

 

“今天我和(北京团市委青少年发展和权益维护部)佟部长一起坐在这里,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工作的交接。”李红兵坦言,按照相关规定,此次机制调整将儿童保护的牵头方从团市委移交到民政局,目前工作机制没有大的变化,“协调机制要在实战中充实细化”。

 

李红兵透露,北京市未保委办公室将逐步推进儿童保护相关立法等各项工作,把各平台作用发挥起来形成合力。他透露,目前修订《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和制定《北京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正式进入立项论证阶段,分别由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团市委牵头开展立项论证调研,市教委、市司法局等相关部门作为工作组成员参加调研。年初,市未保委发布全市未成年人保护40个重点项目。

 

李红兵还透露,将制定《北京市监护困境儿童保护工作操作规程》,加强对受侵害困境儿童个案干预指导;研究建立困境儿童生活费保障自然增长机制;研究制定北京市儿童福利和保护机构改革发展实施意见。

 

北京市常住人口中,未成年人占13.8%

 

根据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89.3万人,其中0-18岁人口为303.3万人,占13.8%。截至2020年初,全市18周岁以下户籍未成年人217万,其中各类困境儿童约2.4万人,主要包括孤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贫困家庭儿童、残疾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打拐解救儿童、流浪乞讨儿童等。

 

李红兵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孤儿、事实无人抚养等困境儿童生活、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不断完善,补助费用进一步调整提高。同时,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对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基本服务队伍初步建立,全市330余个街道(乡镇)、7100余个社区(村)分别配备一名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

 

“同时,北京市儿童福利和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儿童福利保障范围有待扩大,保障制度有待完善;儿童工作队伍力量还比较薄弱,儿童关爱保护体系不健全;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李红兵表示。

 

接下来,将推进区级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调整设立。充分发挥市、区未保委统筹、协调、督促、指导作用,推动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履职尽责、形成合力。充实基层工作力量,依法推进街(乡镇)、社区(村)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和专人专岗建设和配备工作。

 

同时,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督查落实。督促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深入研究未成年人保护焦点、热点、重点问题,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或提出政策建议,认真做好工作落实。

 

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编辑 白爽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