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白内障也是老年健康的一大杀手。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6个宣传口号中的一个为“普及白内障手术,重现年轻‘视’界”。


“时间退回到30年前,很多人认为,白内障只有‘长熟了’,人们看不见时才需要手术。如今,随着手术方式的改变和技术的成熟,视力下降只是视功能的指标之一,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侯宪如指出。


白内障大致可分为老年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以及并发性白内障三种类型,约90%都属于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是指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加和人体的逐渐衰老,会逐渐发生晶体硬化和透明晶体浑浊,从而形成影响视力的白内障,白内障并非通过外在的药物可预防,它的出现是人体自然衰老的过程。”侯宪如解释道。


先天性白内障常见于婴幼儿,又称为“白瞳症”,主要表现为孩子的黑眼球中呈现白色。先天性白内障可能与遗传有关,也可能与药物、感染或胚胎发育中出现的异常等有关。并发性白内障则是指外伤、糖尿病等引发的白内障。


“白内障发病前没有明确的信号,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患者就医原因通常为视力逐渐下降。”侯宪如指出,不同类型白内障的发展时间各不相同,如核性白内障发展较为缓慢,而皮质性白内障则进展较快,这也与白内障浑浊部位的不同有关。发现白内障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青光眼等并发疾病。

 

临床上治疗白内障的方法有超声乳化手术和飞秒激光手术等。“通常情况下,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恢复部分视力,术后2-3天,患者可以短暂地看手机、发短信。想要看电影、小说等长时间用眼的活动,需要至少一个月。术后三个月,患者基本能恢复到正常状态。”侯宪如提醒,白内障患者术后应在按时点眼药的同时,在术后一天、术后一周、术后一个月、术后三个月进行复查。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