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薛高最贵的一支卖66元,成本就40元,你爱要不要。”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在一段视频访谈中的言论冲上热搜。

 

对此,钟薛高6月16日对外辟谣称,“爱要不要”指的是曾经的原料进口柚子的市场情形,而非针对雪糕销售,并称“对于别有用心的恶意造谣,移花接木,我们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

 

钟薛高“66元雪糕”冲上热搜

 

6月15日下午,“钟薛高雪糕最贵一支66元”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有报道显示,话题起因是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在一段视频访谈中称“钟薛高最贵的一支卖66元,成本就40元,你爱要不要”。与此同时,“钟薛高是智商税还是物超所值”话题也冲上热搜。

 

6月16日,钟薛高方面对此回应新京报记者称,林盛在视频中所说的“爱要不要”,指的是柚子原料成本高,而非雪糕,“结果被移花接木黑上热搜”。为自证老板“清白”,钟薛高还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平台公布了林盛的相关访谈视频。

 

“先把东西做好,再谈成本,我们倡导的是这件事。”视频显示,林盛在谈到2018年双11推出的66元“厄瓜多尔粉钻”雪糕时称,这款雪糕柚子成本为120万元/吨,“是日本的一种柚子,半野生状态,就是那个价,你爱要不要”。

 

在该视频下方,钟薛高官方微博还称,“老板还是犯了个小错误,是柚子和酸奶加起来120多万一吨。对于别有用心的恶意造谣,移花接木,我们保留法律追求的权利。”

 

曾创下食品行业融资纪录

 

创立钟薛高前,林盛曾是网红雪糕品牌“中街1946”的幕后操盘人。在与“中街1946”的咨询协议期满后,林盛带领团队于2018年3月创建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并在天使轮拿到真格资本、峰瑞投资、经纬中国的投资。钟薛高又在Pre-A轮获得天图投资等机构青睐,并创下当年国内食品行业最大融资纪录。

 

资本进入背后,是钟薛高在冰淇淋市场的“高开高走”。2018年双11期间,每支66元的钟薛高“厄瓜多尔粉钻”雪糕因高价格和高颜值刷屏。日常销售的冰淇淋产品,钟薛高也能做到每支客单价超过10元,这无疑在当时普遍售价在1元、2元的冰淇淋市场掀起波澜。

 

林盛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6月,“钟薛高”4天的销售额就已追平2018年全年业绩,并在天猫6·18当天全品类增速中位列第二。2021年4月,钟薛高发布单价分别为68元、88元的两款新品,价格再创新高。据报道,相关新品在钟薛高官方渠道售罄后,电商平台上一度出现达200元/支的黄牛代购价。

 

2020年初,一款名为“理象国”的水饺出现在电商平台。天眼查信息显示,“理象国”商标信息关联企业为殊趣食品(上海)有限公司,该公司由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全资控股。钟薛高方面同年11月19日回应新京报记者称,“理象国”是独立运营的水饺品牌,产品上线不久,定位于高品质路线,目前还处在市场测试阶段。

 

快速成长中的钟薛高并非没有麻烦。天眼查显示,钟薛高曾因发布虚假广告被行政处罚,目前处罚总金额9000元。其中,在2019年,该公司因产品网页宣传“不加一滴水、纯纯牛乳香”等内容,经核实,该款冰激凌产品配料表中明确含有饮用水成分,其宣传内容和实际情况不符,系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被罚款3000元。

 

冰淇淋行业突破价格“天花板”

 

不断突破价格“天花板”的并非只有钟薛高,实际上,整个冰淇淋行业都是如此。

 

自2016年开始,“东北雪糕四大天王”中的马迭尔、东北大板及中街副品牌“1946”先后“触网”,在口味、价格、渠道及营销方式上打破国产雪糕“1块钱”的低廉印象。随后,钟薛高、田牧、橙色星球等网红冰淇淋纷纷崛起,产品单支售价甚至超过雀巢、和路雪、梦龙等外资品牌。无论市场、资本、消费者还是调研机构,都关注到这一细分行业的变革,整个冰淇淋市场在2019年迎来井喷式增长。

 

行业研究机构中研普华研究院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仅有708亿元,2019年迅速增长至1380亿元,稳居全球第一,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600亿元。巨大的冰淇淋市场吸引资本关注,为冰淇淋市场发展带来广阔前景。

 

林盛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冰淇淋已经超越消暑范畴,成为家庭“零食篮子”的一部分,高品质带来的高溢价也给渠道留出更大的毛利空间,推动渠道在市场中起到“把关人”的作用,如今在上海已很难买到3块钱以下的产品。“这背后的逻辑是,钟薛高等网络品牌抬高了中国冰淇淋市场的上限,双黄蛋等线下品牌抬高了市场下限”,整个产业都在升级,市场蛋糕被做大,无论线上线下品牌都在增长。

 

新京报记者近期走访北京市场看到,某便利店所售冰淇淋的单价在4元到35元不等,近半数产品价格在10元以上。业内认为,从全国范围来讲,冰淇淋价格尚难以进入“10元时代”。目前超高价格带的冰淇淋更多出现在一线城市的便利店系统和消费能力较强的城市,2-3元的产品依旧是消费主流。

 

新京报记者 郭铁

编辑 李严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