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百年,风雨征程。从一艘小小红船发展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如今,中国共产党终于迎来百年华诞。


从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为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栉风沐雨,为人民谋幸福、求解放,越过“急流险滩”,躲过“惊涛骇浪”,而今已踏上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宏伟篇章,是一首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瑰丽史诗。


回顾来时奋斗路,鉴照未来奋进路。


在此之际,新京报评论部组织推出“庆祝建党百年系列评论·百年说百”,以“百”破题,以百年成就为切口,鉴史而察今,继往以开来,以期把握现在、启迪未来,汲取继续奋进的智慧和力量。


此为“庆祝建党百年系列评论·百年说百”之十五。


文 | 李俊清


西藏,地球第三极,神奇的雪域高原,群山巍峨、湖水湛蓝,大自然馈赠人类的瑰宝,无数人的心灵家园……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正值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西藏百万农奴大解放至今也已62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西藏这片瑰丽的雪域高原,如今正在为建设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而努力,续写百年新传奇。


而这一切,都开始于1951年。那一年,西藏和平解放。但8年后,1959年3月10日,西藏反动上层集团宣布“西藏独立”并发动全面武装叛乱。中央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平息叛乱后,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命令,解散暴动叛乱的西藏地方政府,其黑暗残酷的农奴制度也土崩瓦解,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自此与全国人民一道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2021年5月23日,西藏各族各界群众一千余人在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前,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鲜花,深切缅怀为西藏和平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影


同祖同源,汉藏“和同为一家”


回顾西藏历史,大量科学证据表明,古羌人与汉藏先民的血脉交融,汉藏等民族同祖同源。据卡若遗址、曲贡遗址等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青藏高原的古老文明就与黄河长江流域文化有着广泛的联系。而雅砻文化、象雄文化也都是与中原文明交融而成。


公元641年(唐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不仅带去了“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更重要的是带去了中原的种子、营造建筑技术、医学典籍与医疗器械、诗文、农书、史书、历法,以及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元代乌思藏、朵甘等地成为统一多民族的大元帝国的一部分,西藏地方从此正式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元设置中央机构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及西藏等地的军政事务。中央政府在西藏清查民户、设置驿站、征收赋税、驻扎军队、任命官员,并将元朝刑法、历法在西藏颁行。


明清两代循历史定例在西藏行使主权,1652年,藏传佛教格鲁派五世达赖喇嘛应召到北京觐见清世祖顺治皇帝,受到清朝正式册封。此后,五世班禅又受到康熙皇帝的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以及他们在西藏的政治宗教地位由此被正式确立,此后历世达赖、班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遂成定制。1727年,雍正皇帝正式设立驻藏大臣处理西藏事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文规定:西藏是中华民国22行省之一。1912年7月,民国政府设立蒙藏委员会,在拉萨设立驻藏办事处,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认定、坐床均由中华民国政府批准。民国时期的历届国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性议事机构或历次国民大会,达赖喇嘛、西藏地方政府和班禅额尔德尼都派有代表参加,并被选举或委任各种国家公职,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其中九世班禅还在南京国民会议上发表《西藏是中国的领土》重要演讲。


▲2021年6月3日,84岁的西藏山南人次旦拉姆在洗菜,准备晚饭。当农奴时,她从没听说过逢年过节可以休息,“我以前给农奴主干活,一年到头从来没有休息过”。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影


政教合一,西藏旧社会“命价有高低”


神权统治和奴隶制度都曾经是人类社会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经历过的极其黑暗野蛮的历史阶段,也先后被文明的进步所抛弃和唾弃。但在1959年以前,西藏实行了长时期的政教合一制度和农奴制。


旧西藏通行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明确规定“人有等级之分,因此命价也有高低”。上等上级的人如王子、大活佛等,其命价为尸体等重的黄金;而下等下级的人如妇女、屠夫、猎户、匠人等,其命价为草绳一根。


广大的农奴和奴隶身受教权和政权的双重压迫,生活在死亡线的边缘,动辄就会受到断手、剁脚、剜目、割耳、抽筋、割舌、投水、投崖等极为野蛮的刑罚。占西藏人口不到5%的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三大领主,占有西藏的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以及大部分牲畜;而占西藏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却不占有任何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


寺院上层僧侣既是西藏的主要政治统治者,也是最大的农奴主,政权庇护神权,神权控制政权。据20世纪50年代调查统计,西藏共有2700多座寺庙,12万僧人,占当时西藏总人口的12%。从清乾隆二年(1737年)到20世纪50年代初,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西藏人口几乎没有增长。在政教合一的西藏社会,政治压迫极端残酷,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比欧洲中世纪还要落后和黑暗。


▲2021年6月12日,在西藏拉萨市的自治区群艺馆,演员表演扎念弹唱《普伊桑林贡巴》。当日,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西藏非遗展演展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行。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影


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


 近代以来,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中国的狂潮中,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西藏也面临着被肢解的危险。英国殖民者先后于1888年和1904年两次武装侵略西藏,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并大量培植分裂势力,制造“西藏独立”问题,企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与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使西藏人民彻底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欺压和羁绊,与全国人民一道在祖国大家庭里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1954年9月,在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十四世达赖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同年12月,在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上,十世班禅被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9年3月10日,西藏反动上层集团宣布“西藏独立”并发动全面武装叛乱,包围人民解放军拉萨驻军司令部,在昌都、山南、林芝、江孜等地,袭击驻藏人民解放军和中央工作人员,进攻围困驻藏机关,破坏交通干线。中央政府采取果断措施,与西藏人民一道坚决平息了叛乱,十四世达赖喇嘛裹挟部分藏人逃亡国外。


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命令,解散暴动叛乱的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地方职权,并决定在西藏进行一场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度的民主改革运动。从此,西藏黑暗残酷的农奴制度土崩瓦解,百万农奴翻身解放,与全国人民一道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2009年,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以纪念广大农奴砸碎旧制度枷锁、成为自己命运主人的这一天。


民主改革开辟了西藏繁荣发展的新时代。1961年西藏各地开始实行普选,1965年西藏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开幕,西藏自治区及其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2021年6月6日,读者在西藏拉萨市城关区“拾光读书驿站”享受阅读时光。西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实现各县区全覆盖。新华社记者 王泽昊 摄影


七次会议,为西藏发展工作指明路


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西藏发展,从多个方面给予了西藏巨大的支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这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为一个地区连续召开七次会议。在西藏发展的每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都为西藏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巨大支持。


1980年,中央书记处在北京召开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立了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战略奋斗目标,并制定了中央援助和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


1984年,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西藏要下大力气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使各族人民尽快富裕起来。中央决定由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四川、广东等省市和水电部、农牧渔业部、国家建材局等有关部门,帮助建设43项西藏迫切需要的中小型工程项目,总投资4.8亿元。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全国性援藏工程的开始。


1994年,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经济和稳定局势两件大事,确保西藏经济的加快发展,确保社会的全面进步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指导思想。明确定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式,由内地14个省市对口支援西藏7个地市。落实了全国支援西藏的62个、投资总额达23.8亿元的建设项目。


▲2020年10月5日,西藏昌都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在上藏语课。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影


2001年,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紧紧抓住发展经济和稳定局势两件大事,确保西藏经济加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长治久安,确保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会议确定了国家直接投资的建设项目117个,总投资约312亿元;各省市对口支援建设项目70个,总投资约10.6亿元。


2010年,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即当前西藏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西藏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这决定了西藏工作的主题,必须是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会后,中央政府按照省市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一核定了17个援藏省市的援助资金量,并建立了稳定增长机制。


2015年,在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则。会议指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就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上来,核心是做好反分裂工作、维护国家安全,不断排除特殊矛盾带来的干扰,为推进解决主要矛盾创造良好的政治条件和社会环境。


2020年,中央召开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要坚持十个“必须”,强调了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生态保护第一。


▲2018年6月10日,模特展示西藏时尚民族服饰品牌阿佳娜姆发布的时装。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西藏人民穿着越来越时尚。图片来源:新华社


生态优先,走进绿色发展新时代


从1994年至2020年,对口援藏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及中央企业分9批共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建设项目6330个,总投资527亿元,并选派9682名优秀干部援藏。“十三五”期间,国家规划安排西藏197个项目,规划期投资3807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资2674亿元。截至2020年10月底,中央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已累计向西藏投资3136亿元。


1951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9亿元,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45.78亿元,比1959年增长2192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7%,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彻底摆脱了束缚千百年的贫困问题。


旧西藏“乱石纵横,人马路绝继”,从内地到一趟拉萨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时间。继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天路”-青藏铁路开通以来,西藏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


2020年,川藏铁路全线开工,拉林铁路铺轨全面完成;公路通车里程11.88万公里,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688公里,乡镇、建制村通畅率分别达94%、76%。全区已开通航班的机场有5个,国际国内航线达到140条,通航城市66个。


2020年,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全线贯通,结束了全国市级电力孤网运行的历史;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信息化指数达到75.8,移动信号覆盖A级以上景区,5G信号覆盖七市(地)所在地,4G信号覆盖率均达99%。从喜马拉雅山脉到金沙江畔,从羌塘草原到边境村镇,现代通信飞入寻常百姓家,使藏区与世界联通更加紧密。


▲2021年6月2日,西藏山南市贡嘎县吉雄镇刘琼村村民正在为树苗浇水。西藏“母亲河”沿岸造起了“绿色长廊”。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影


2021年5月19日,西藏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西藏全区常住人口为364.81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普查时的300.22万人相比,增加64.59万人,增长21.52%,年平均增长率为1.97%。而第六次、第五次普查时的年平均增长率也分别为1.39%、1.7%。这也意味着,新时期以来,西藏人口总量保持了持续平稳增长,与20世纪50年代以前,形成鲜明对比。


而到2020年,西藏人均预期寿命更已高达71.1岁,比1951年和平解放初期翻了一番。包虫病、大骨节病、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等肆虐西藏的地方病,也得到了历史性消除和防治。


从1951年至2020年,国家累计投入教育经费2239.65亿元,推动西藏建立起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的现代教育体系,实行15年公费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03%。


西藏现有藏传佛教宗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僧尼约4.6万人,截至2020年,已有92位新转世活佛严格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得到批准和认定,有600余名宗教界人士担任各级人大政协的代表或委员。


国家持续投入巨额资金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大昭寺等文物古迹进行维修保护;先后培养了7000余名藏医药专业人才;抢救整理《格萨尔王传》,累计出版藏文图书7185种、4009万册。目前,西藏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89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6名,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460项,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522名。


▲2020年7月30日,西藏首个边境基层供销合作社在玉麦乡挂牌成立。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影


西藏特殊的地理特征,使其获得“亚洲水塔”“世界屋脊”等美誉,对全球生态都有重要影响。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要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西藏现有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地质公园、9个国家森林公园、22个国家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地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8.75%。生态红线面积53.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45%,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格局全面形成。


2021年3月11日表决通过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西藏打造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加快推进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建设。这无疑也为今日西藏可持续的更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建党百年的世纪风云,经历了和平解放70年、尤其是百万农奴大解放62年来的沧桑巨变,一个社会主义的新西藏正在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李俊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编辑:何睿    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