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里关于禁止公办学校招收复读生的规定。教育部网站截图。


2021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很多考生还沉浸在考后的喜悦当中,准备接下来的志愿填报,也有一些考生高考失利准备“高四”再战。但是,日前重庆市教委“禁止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的一纸通告引发舆论关注。

 有人把这理解为禁止落榜生复读;还有人则认为禁止公办高中招复读生,会抬高复读成本,对复读不利;当然也有人叫好,认为复读现象加剧应试竞争,就应该对复读进行限制。


▲资料图。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飞

禁止公办高中招复读生,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

其实,这并非什么新的规定。早在2002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就明确规定:“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

 

随后,各地落实情况不一,教育部为此下定决心,要求从2008年起,全国所有公办普通高中禁止办复读班,招收高三复读生。这意味着,2008年以后,如果还存在公办高中招复读生,就是违规的。

 

而从重庆发布的禁令看,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公办高中招复读生的问题。不独重庆,去年,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也发布类似规定,明确禁止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

 

▲资料图。高考结束,等待的家长高举花束迎接自己的孩子。摄影 / 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这意味着,教育部禁止公办高中招复读生的规定,在有的地方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这具体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一直存在公办高中悄悄招复读生的情况;另一种是公办高中举办民办高中,以民办高中的名义招复读生,但利用公办资源组织教学。

 

如舆论关注的毛坦厂中学,每年有上万名复读生,但复读生并不是以毛坦厂中学名义招生,而是以民办金安高级中学的名义。还有一种情况则是,原来已经不招复读生的公办高中,悄然恢复招复读生。

 

公办高中违背禁令招复读生,有其现实的利益诉求。其一是通过招复读生收复读费,弥补地方政府投入的不足,提高教师的待遇。其二是通过招复读生可以提高学校的高考升学率,尤其是名校录取率——复读生的升学情况也是计算在全校的“升学政绩”中的。

 

这两方面的利益诉求也得到了一些地方政府的支持,有的地方对违规招复读生,以及公办民办不分违法办学,视而不见。

 

就此而言,教育部禁止公办高中招复读生,并不是禁止复读,范围只是局限于“公办”,其出发点还是防止公办高中利用公共资源招复读班收费,破坏教育公平。

 

▲资料图。考生准备进入考场。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复读属于个体选择,要做出适合自己的规划

 公办高中招复读生回潮,折射出的是一些地方功利的教育发展观。与之对应的是高分复读现象。与以前主要是落榜生复读相比,近年来的高考复读,体现出高分复读的倾向。

 

随着高考录取率提高,以及推进平行志愿投档、录取,高考落榜生已经大幅减少。选择复读的考生,不少是为了考更好的大学,有的可以考上211、985院校的学生也选择复读,目标是进更好的名校。

 

在升学政绩的刺激下,有的公办高中对于高分生,不是积极指导他们填报志愿,而是劝他们复读。这背后的逻辑是以高分复读制造升学政绩,再以此为卖点招更多其他学生。

 

▲资料图。高考结束,等待的家长在门口迎接自己的孩子。摄影 / 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一些家长认为,禁止公办高中招复读班后,复读生只有到民办学校或者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复读班复读,复读费用会抬高。而事实上,公办高中招复读生,费用并不低,尤其是一些地方公办名校收的复读费用,比民办学校还高。

 

要治理这一现象,关键在于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学历教育的评价体系。高分生之所以选择复读,是为了获得“更好看”的第一学历,这和当前社会存在的学历歧视有关,有的用人单位在用人时,还是很看重第一学历。

 

这令考生和家长相信,复读考进更好的大学,是值得的选择。只有破除唯学历论,才能引导学生以更理性的态度规划升学。

 

具体到考生则需要明白,国家并不会禁止复读,复读属于个体的选择。但考生选择复读,需要结合自身家庭经济情况、自身实力以及具体的政策规定,做出适合自己的规划。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陈静  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