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考生在考试结束后跑出湖南省长沙市一中考点。当日,全国部分地区高考结束。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影


2021年高考成绩已于6月23日开始陆续放榜,考生志愿填报工作随后也将展开。为此,教育部发布了《进一步做好考生志愿填报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精心组织实施“五个一”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活动,为考生志愿填报送去及时有效的信息。


高考志愿填报素有“第二次高考”之说,因直接关系到考生及家长在学校和专业填报上的准确性、科学性,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教育部专门出台通知要求在此方面做好服务工作,释放出明确信号,就是有必要像对待高考那样重视志愿填报服务。


填好高考志愿,最重要的一环是要给予考生及家长足够权威和全面的参考信息。如有调查称,在填报志愿时,16.9%的受访者对招生政策不够了解,17.5%的受访者认为可参考信息量不足,24.2%的受访者则认为信息繁杂难以分辨真假。


而此次文件所强调的“五个一”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活动,主要就是着力为考生提供信息增量。比如,至少开展一次覆盖全体师生的志愿填报政策培训、提供一本志愿填报指导材料、组织一场线上直播咨询活动……这些,针对的正是考生及家长填报志愿时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可参考性不足的“痛点”。


6月10日,在北京市中关村中学考点外,考生的家人等待考生走出考点。当日下午,北京市2021年高考结束。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影


不仅如此,做好志愿填报服务,也为考生自主填报志愿创造了条件。长期以来,考生由于经验不足,对相关信息缺乏了解,在志愿填报上多处于被动状态。这就导致考生填报的学校与专业,与其个人兴趣和自我定位,容易出现偏差。事实上,就往年的情况看,一些考生因为填报的学校和专业不如预期,最终选择换专业乃至退学重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鉴于此,相关方面在提供志愿填报服务时,要确保信息增量,也要注重引导他们作出符合自身实际的选择。比如,相关信息服务,不仅要向考生介绍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应专业的录取信息,还应结合考生自身的兴趣和个人发展规划,向他们提供相关专业的发展状况、未来就业方向分析等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指导,以帮助考生作出科学、理性的自主填报。


事实上,此次通知也专门强调,各地各高校要结合本地实际,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为考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同时,新高考改革省份要充分发挥志愿填报辅助系统作用,为考生提供个性化数据分析。这些都要求志愿填报服务要告别“照本宣科”式的资料介绍模式,而转向对考生个人的针对性、人性化服务,真正让更多考生可以自主且科学地选择学校和专业。


随着近些年启用新高考的省份逐步增多,不少地方考生可填报志愿的范围也大幅增加,这虽然扩大了考生及家长的选择空间,但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选择困难。由此也使得考生对于个性化志愿填报服务的需求明显上升。


如媒体报道,当前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志愿填报服务机构明显增多,不少就是主打一对一的咨询辅导服务,价格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但由于门槛低、尚无行业标准,其规范性和权威性堪忧。此一背景下,各地学校和相关部门也理应弥补空白,跟上考生及家长在志愿填报服务上的新需求。


都说高考是高三毕业生的“成年礼”。而通过健全的、精细化的志愿填报服务,为考生自主选择学校和专业创造条件,也是高考这个“成年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不妨将志愿填报服务当成送给高三毕业生的“最后一课”,帮助他们从自主填报志愿开始,习得更多独立思考与自主、自理能力,更加自信地走向自己的人生舞台。


编辑:何睿   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