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京郊,阡陌麦田里,数台农机驶过,身后整齐的小麦不见了,只留下一行行低矮的秸秆……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北京市小麦收获面积近20万亩,夏粮丰收在即。其中,被誉为“京郊麦收第一村”的房山区窦店镇窦店村,经专家测产,最高亩产达到了610.8公斤,创下了近5年来的历史新高、北京市历史单产第三高。


今年,房山窦店村的小麦经过专家测产,最高亩产为610.8公斤。新京报记者 杨亦静 摄


京郊麦收第一村”:创下北京历史单产第三高


房山区是北京市粮食主产区之一,播种面积占全市的13%,2021年度粮食播种目标任务为10万亩,总产量任务38081.2吨。


6月16日上午,房山区窦店镇窦店村,一望无际的麦田里,数台收割机、打捆机同时作业,轰隆隆的农机声响彻麦田。作为“京郊麦收第一村”,今年,窦店村的小麦种植面积约1200亩,经过专家测产,小麦的最高亩产为610.8公斤,创下了近5年来的全市小麦单产新高、北京市小麦高产历史中单产第三高。


6月16日,在素有“京郊麦收第一村”之称的房山窦店村开始麦收。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在窦店村的麦田中,收割机正在进行作业。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推广研究员王俊英告诉新京报记者,在北京市小麦高产竞赛中,窦店村曾连续9年蝉联第一,其中2014年亩产量最高纪录更是达到了681.8公斤,刷新了1949年以来北京单产最高纪录。


王俊英介绍,窦店村小麦不仅高产而且高效。由于管理到位,种子纯度高、质量好,一直是各大种子企业竞相争取的小麦籽种繁育基地,其销售价比普通小麦高20%以上。这里的小麦不仅仅是单纯的口粮价值,而更具产业链地位,它处于产业链前端,有着更高的经济价值。


2020年,窦店村还将小麦种植基地打造成了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实现了“三田”的完美融合和“一产”与“三产”的协同发展。


窦店村建了一处现代农业产业园。新京报记者 杨亦静 摄


窦店村小麦为何如此高产?在窦店村种了40多年地的农业技术员张金永告诉记者,窦店村有牛场,窦店村肉牛的食物来源之一就是小麦秸秆,肉牛吃了秸秆后,排出的粪便还能制成有机肥料。村里的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将养牛场、养鸡场产生的粪便,以及麦秆、食用菌渣等废弃物进行加工处理,变为有机肥,还于麦田中,张金永称,这个过程称为“过腹还田”,实现了种麦子和养牛的循环生态农业。由于多年来坚持培肥地力,窦店村麦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已达到30g/kg以上,在北京麦田名列前茅,接近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肥力水平,为小麦稳定高产提供了保障。


“小麦会战”打造北京样板 20万亩小麦迎丰收


“京郊麦收第一村”只是北京小麦的一个缩影。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全市小麦收获面积近20万亩,较去年明显增加,主要集中在顺义、房山、大兴、通州、密云、平谷和怀柔等区。为了推进全市小麦生产水平提高,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了“百千万”粮食高产高效创建,并举办了小麦高产竞赛活动,营造多种粮种好粮的积极氛围。其中,小麦建设百亩方10个、千亩片7个、万亩带4个,覆盖全市7个小麦种植区。并组织全市百亩以上的110余个种植大户参加竞赛活动。以通州区为例,今年该区最大的一块麦田也参与了高产创建和高产竞赛,亩产超1000斤,最高的地块或将突破1100斤。



在通州最大的一块麦田里,多台收割机同时作业。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1957年起,北京开始大兴农业水利化,大量的旱地被改造为水浇地,为小麦增产打下重要基础。1963年,北京市启动“百万亩小麦亩产300斤”的科技攻关,史称“小麦会战”。著名小麦栽培及遗传育种学家蔡旭组建起了北京市小麦生产顾问团,并承担了北京百万亩小麦增产攻关任务。开展小麦育种、制定田间管理方案、样板田种植……虽然其间受锈病影响,但历时三年的“小麦大会战”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1965年,北京全市小麦平均亩产达到了113.5公斤,比1962年提升了51.66公斤。小麦会战之后,73块样板田带动了百万亩小麦增产,高产的百万亩成了新的样本,带动整个北京的小麦增产。即便在全国更大的范围内,北京也成了样板。


2025年 北京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达到77%


除了麦田,北京科研院所云集,位于北三环联想桥侧的试验田里被市民命名为“北京最贵麦田”,常年进行着多种麦类作物的育种试验。北京杂交小麦正在成为我国北方麦区中低产田稳产增产的助推器。王俊英称,北京麦田种植的小麦品种都是在京单位选育的品种,这些品种也在北方麦区得到了大面积推广。



2020年3月,在位于北三环联想桥附近的试验田里,小麦已是一片翠绿,工作人员正在田里忙碌着。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有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北京杂交小麦在北方麦区应用面积每年达30万亩以上,成功迈出了产业化第一步。


依据最新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北京聚力打造“种业之都”,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按计划,到2025年,北京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达到77%,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土地少、科技强,自然禀赋的‘先天不足’,必须依靠‘后天努力’,北京农业发展不能走传统农业道路,种业本身具备‘高端、高效、高辐射’的特征,是北京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对话】


致敬农耕文化 从旱作小麦到麦田秀场

——新京报记者对话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新老两代小麦专家


新老两代小麦专家为我们讲述北京麦田数十年的变迁故事。新京报记者 王巍 拍摄并制作


6月的北京,一望无际的麦田旁,总能遇到专门来围观“风吹麦浪”的市民,作为特大型现代化大都市的北京,麦田的减少是城市化进程的一种必然,尚存的麦田在当下俨然成为了一个时尚秀场,但更多的还是对农耕文化的致敬。今年82岁高龄的郝义德是北京农业技术推广站原副站长,在任期间主抓北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工作。和很多同龄人一样,郝义德亲历过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传统农耕,真切体会过农耕的艰辛。作为北京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的王俊英则亲历了北京小麦种植发展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而今,在北京小麦种植的关键节点,依旧能够在京郊的麦田里看到“两代小麦人”的身影。2021年麦收时节,新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推广研究员王俊英以及已经82岁高龄的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原副站长、推广研究员郝义德,新老两代小麦专家为我们讲述了北京麦田数十年的变迁故事。


新京报:今年北京小麦收获面积近20万亩,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王俊英:从1949年至今,随着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北京小麦的种植面积经历了增加—稳定—减少三个阶段,1949年只有100万亩,1976年面积最高时曾达到312万亩,上世纪90年代稳定在250万-280万亩,2000年后由于结构调整,小麦面积快速下降。1994年全市平均单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394.87公斤/亩,当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1992年总产达到最高,为111.4万吨。2014年还创下过最高亩产纪录,为681.1公斤/亩。北京也是率先在全国实现小麦全程机械化的地区。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推广研究员王俊英(左一)。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郝义德:北京小麦的发展是北京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北京小麦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解放初期主要是旱作小麦,单产只有几十斤;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有了灌溉条件,但是主要采取大水漫灌,小麦产量有了较大提升;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则迎来了北京小麦发展最辉煌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由于小麦品种改良、种植制度变革、节水灌溉、全程机械化等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应用,小麦单产快速提高;现阶段更加重视小麦的多种功能的发挥,除重视产量提高外,更加重视品质提升,以及发挥其生态功能。


新京报:刚刚提到小麦种植面积减少,数据显示,北京小麦的种植面积最高时曾达到312万亩,原因是什么?


王俊英:北京小麦种植面积出现了几次波动,主要是受城市发展、政策调整、市场行情、农业结构调整等综合因素影响。特别是北京作为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城市,为了减少地下水开采,控制小麦的种植面积是减少农业用水的重要措施。今年北京小麦种植面积又出现了增长趋势,从去年的12.6万亩增加到了今年的近20万亩,这是因为一些利好政策的落地。比如,北京市各级政府更加重视粮食生产,进一步压实粮食种植面积的任务,同时,去年秋季北京实施了小麦良种更新工程,免费给种植户发放小麦麦种。


新京报:小麦种植面积减少,但是产量也在不断增加,这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北京小麦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是什么时候?


郝义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北京小麦发展的关键时期。当时,各级政府特别重视小麦生产。1994年北京小麦种植面积为245.4万亩,亩产394.87公斤,成为历史上亩产最高的一年。专家提供科技支撑、全程农机配套、种植制度变革等都是促使当时亩产达到峰值的原因。当时,各区之间形成了一个特别好的良性竞争氛围,市农业局定期组织小麦专家顾问团进行考察,针对小麦长势及生产问题提出技术指导意见,各区都会按照专家意见严格实施,不只是把地“种满种严”,种出高水平,而且也非常重视“地容地貌”,春天北京的麦田就成为了郊区的“亮丽的风景”。


82岁高龄的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原副站长、推广研究员郝义德。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王俊英:小麦灌溉方式也有很大的进步。从大水漫灌—畦灌—节水灌溉。1988年,我毕业不久,就到顺义区南法信镇蹲点,研究半移动式喷灌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当时这套喷灌设备是北京市最早引进的,在当时也算是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了,比畦灌节水30%以上,最高可达50%。上世纪90年代中期,顺义区半移动式喷灌普及率最高时达到90%左右。即便是现在,这种半移动式喷灌在很多地方也还在使用。近些年,北京地区又引进了圆形喷灌机、卷盘式喷灌机以及固定式喷灌等新型的节水灌溉设备,自动化程度更高,劳动强度也大幅度下降,农民不用再扛着管子在麦地里走了。


另外,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2000年开始,为了解决卖粮难的问题,北京开始发展优质小麦,并探索订单农业。当时,市推广站联合全市技术推广部门,组织各区的农场和种植大户种植优质小麦品种,并提供技术指导,以保证农户产出小麦达到优质小麦的收购标准,并联系面粉厂等收购商,以高于市场普通小麦10%左右的价格,收购种植户的优质小麦,促进优质小麦在全市的推广,也促进了农民增收。这项工作于2002年至2005年在全市大面积实施,在全国算是做得比较早的。


新京报:北京人对麦田景观从曾经的司空见惯到现在已相对陌生,这个月京郊一些麦田还成为不少市民的网红打卡地,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王俊英:将麦田与农耕文化结合并传承是近几年北京一直在做的工作。例如,市推广站在2010年就举办了“金色麦田喜开镰,市民下乡来体验”为主题的首届小麦收获节,后来还举办了麦田守望者系列活动。现在很多区,比如顺义区、房山区等每年也都会举办开镰节、小麦收获节等,让麦收有了特殊的仪式感,也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可以置身麦田,成为麦田守望者,感受农耕文化。一些农场也将农业、农耕文化与旅游结合,通过提供沉浸式体验农耕服务或举办各种活动等,让市民,尤其面向城市里的孩子,传承农耕文化。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杨亦静 摄影 王巍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