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戚望)6月27日,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举办了2021届毕业典礼,共有6947名北师大本科、硕士、博士学生毕业。

 

乐队、合唱、街舞、梦幻泡泡……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大家一起“燃起来”,在毕业典礼正式开始前,北师大学生在体育场上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快闪”,让毕业典礼正式“出圈”。截至6月28日发稿时,北师大毕业典礼上学生快闪视频已在微信视频号上收获网友观看量245万余次,点赞8.4万余次,转发超3.8万。

 

视频为北京师范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现场。校方提供


执行导演谈毕业典礼“超燃快闪”

 

从视频及照片中,记者看到,北师大毕业典礼现场,伴随着歌声,全体毕业生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跳”了起来,参与这场属于青春的毕业狂欢。

 

“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我曾将青春翻涌成她,也曾指尖弹出盛夏……”现场,毕业生手持校旗,纵情歌唱。在乐队的演奏和舞台上领唱学生的带领下,全体毕业生共唱了五支歌曲。在快闪的最后,全体毕业生集体呐喊:“我爱北师大,再见北师大。”

 

毕业快闪执行导演朱珈未告诉记者,全部快闪内容从有想法到执行,总共时间只有一周。“筹备组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让所有同学都有机会离开座位,动起来,‘嗨’起来,玩起来,因为这可能是一些同学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毕业典礼,我们想让所有人能在这场狂欢中释放自己的情感。”

 

为此,朱珈未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邀请到学校的乐队、歌手、街舞演员,完成这场“超燃超酷”的表演。“在选歌上,我们也有一些小‘心机’,从刚入大学的羞涩、内敛,到渐入佳境的狂欢,再到最后的沉稳。为了照顾所有人的兴趣爱好,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我们选的歌曲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毕业主题曲,也有最近比较火的‘男团’‘女团’歌曲。”朱珈未说。

 

除了毕业快闪的执行导演这一身份外,朱珈未也是北师大2021届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毕业生之一。她告诉记者,在北师大的三年,最大的收获是敢于尝试一切的勇气。“三年来,我在许多活动中得到信任和锻炼,现在,我有勇气去面对未来生活中的挑战。”

 

当日,在毕业典礼上,北师大对入选“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的毕业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及北京市和校级优秀毕业生进行了表彰。

 

北师大2021届本科毕业生代表、生命科学学院公费师范生段安清表示,在读书期间,一次去江西的支教经历带给他太多感触。班里一个学生告诉他,妈妈不让他读高中,但他想去外面看看。“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临别前的班会课上,我和孩子们分享了自己一步步走出大山的人生历程。那个孩子塞给我一张纸条,写着‘老师,我决定了,我要上高中,以后到省外读师范,像您那样’。”

 

段安清说,到4省6市参加了10余次社会实践后,他对“何为人师”这一问题也有了自己的答案,便是“以温情,以仁爱”“以坚守,以信念”“以奋斗,以学识”为人师。毕业后,段安清将投身云南基础教育事业,“带着北师大人的教育情怀出发,到西南大地落地生根。”

 

校长董奇:始终保持精神上的主动

 

记者了解到,北师大2021届毕业生共有6947名,包括博士毕业生619名,硕士毕业生3825名,本科毕业生2503名。

 

“回顾百年历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从近代历史低谷中走出,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个极为重要的秘诀就在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始终保持着精神上的主动。”毕业典礼上,北师大校长董奇寄语近7000名毕业生,无论他们今后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有什么样的职业选择,都能以远大志向指引人生方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不被纷繁诱惑所干扰,不被艰难挑战所屈服,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价值的人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毕业典礼上,董奇以苏轼的文章引入,给毕业生上了一节“党史课”:他说,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历程中,风雨兼程,披荆斩棘,遭遇过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受到过新中国初期国外敌对势力的封锁打压,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探索,还经受了汶川地震、新冠肺炎等灾害的袭击……共产党人从不畏惧低头、从不退缩逃避,依靠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奋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实现了今日的国家富强、人民安康。所以,百年党史更是一部自强不息、永不言弃的奋斗史。”

 

“人生道路千万条,实干第一条。”董奇还叮嘱毕业生:没有躺平等来的辉煌,只有奋斗拼来的精彩。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环境下,也不要想着等条件全部成熟了再干,这样就会错失许多发展先机。“希望你们时刻将机遇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脚踏实地、主动作为,不断增强知识储备和能力本领,以实干担当重任、用奋斗实现梦想。”

 

“巍巍师大,治学修身乐为公。巍巍师大,薪火相传志恢弘……”在毕业典礼的最后,全体毕业生齐唱北师大校歌,向母校致谢、告别。


记者 戚望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