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公安局拟定的电动自行车限行区域示意图。图片来源:广州市公安局官网

广州市中心电动自行车要禁行了?


7月13日,广州市公安局发布《关于调整电动自行车和其他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通行范围的通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要以“中心区严管严控,外围区规范管理”为思路,提出优化调整广州市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政策,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优化调整限行范围。征求意见稿甫一公布,引发当地市民热议。

在外界看来,《征求意见稿》核心即“市中心基本禁止电动自行车通行”。通过广州市公安局公布的图示区域可以看出,此次禁止电动自行车调整上道路行使的范围确实涵盖了市中心主要区域,因此上述说法倒也属实。


事实上,早在2016年,广州就曾规定市行政区域内,一律不准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相比而言,此次的《征求意见稿》缩小了禁行范围。


而《征求意见稿》也明确,经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预约通行的网约配送电动自行车,不受上述限制。这意味着,外卖、快递等行业只要按照既有规定登记,便不会受到影响。


但因为事关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市中心禁行的话题依旧引起热议。其实,要明确的是,此项政策目前依旧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对于公众的意见反馈,政策制定方正好可以借此契机加以考量,继而完善政策。

 

一直以来,电动自行车是很多市民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电动自行车的灵活机动,尤其受到很多上班族的青睐。作为城市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电动自行车与市民的日常工作、生活可谓息息相关。

 

当然,城市管理部门针对其作出的每一个决策,都会给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在制定针对性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现实的复杂性,要建立在充分满足普通公众知情权与参与权的基础上。


唯有此,才能实现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目标。这也是广州此次对电动自行车出行新政公开征求意见的用意所在。


广州市公安局在发布的解读中表示,作出此类调整是因为电动自行车乱穿插、闯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日渐凸显。同时,叠加非机动车道缺失等情况,导致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呈高发态势。

 

日常生活中,市中心确实人流量、车流量大,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电动自行车的违规穿插更易造成交通堵塞,这种场景在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其实,对这些行为,交管部门可依法进行引导、处罚,并加大对电动自行车出行规范的宣传,以案释法,提高人们的守法意识。

 

比如,有人就提出,可实行违法积分制度,电子眼拍摄到的交通违法行为依法处罚,包括罚款、扣分,甚至吊销车号牌等,从而达到规范电动自行车出行等目的。

这种方法在机动车管理方面已有成功经验,也同样适用于管理电动自行车。与直接“限行”相比,这种做法更为弹性灵活,更容易为公众接受,相关部门不妨加以考虑。

 

另外,对于非机动车道缺失问题较为突出的情况,如当地交管部门所说,限行区域内仅20%道路设置有非机动车道,其中仅2%道路建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硬隔离”设施等道路规划层面的问题,也可以想办法持续优化道路分工,以为骑行者腾出更多行驶空间。

 

如何管好电动自行车一直都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城市治理者需要在公共秩序与市民需求之间寻找平衡。

应当肯定当地交通部门的政策制定初衷,但当其引发一些不同意见与担忧,在征求意见稿阶段,政策制定部门就不妨再多结合公众需求与意见,及时优化调整,使政策更加科学可行。

 

要明晰的是,每一项政策的制定都应以珍视、维护普通公民的基本权利为出发点,这也是我们倡导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原因。毕竟,政策落地后,最终还是导向于“人”。


希望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在此期间,充分收集、考虑民情民意,协调好各方利益,最终使决策切实可行。


新京报评论员|马小龙
编辑|徐秋颖
实习生|耿心玥
校对|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