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长扎里夫。图片来源:新华社


7月14日,即将卸任的伊朗外长扎里夫向伊朗议会提交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拜登政府“已几乎同意解除美国对伊朗的所有制裁”,以确保双方重返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以下简称伊核协议)。对此,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称“尚未达成一致”。

 

一份“夸大美方让步、缩小伊朗妥协”的报告

 

7月14日,这一天率先报道此事的美国政治网站AXIOS,拿到了扎里夫报告英文翻译件。

 

这份长达262页的冗长报告,实际上是即将卸任的鲁哈尼政府外交团队就美伊核谈判进展,向伊朗议会递交的一份总结性述职报告,也是站在伊朗官方角度,对美伊维也纳“间接会谈”最全面、层级最高的描述。

 

按照扎里夫报告的叙述,拜登政府为换取伊朗重返伊核协议,不仅准备取消特朗普让美国退出时所恢复的、此前曾实施过的对伊制裁,还打算取消此后特朗普在“极限施压”策略下实施的大部分对伊制裁。

 

报告具体罗列了将被取消的制裁,包括认定伊朗革命卫队为“恐怖组织”,制裁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有逾1000个伊朗个人和实体在列的制裁“黑名单”,以及“许多导致美国公司难以在伊朗开展业务的二级制裁”。


但报告也提到某些制裁会继续实施,包括对至少一家伊朗银行,及对部分金属和航运公司的制裁,以及在特朗普上台前就有的,因伊朗“支持恐怖主义”、开发弹道导弹和“侵犯人权”等所施加的制裁,因为这些制裁和伊核协议无关。


 
报告用更长篇幅谈及伊朗为此所需作出的妥协:实施允许更严格联合国核查的“附加协议”,重新设计阿拉克重水反应堆。报告称,只要伊朗遵守上述协议,美国同意在4年内解除上述制裁。
 
这份报告实际上旨在通过夸大美方让步、缩小伊朗妥协的手段,驳斥保守派控制的伊朗议会“现政府外交团队对美绥靖”指控,试图证明“伊朗未曾失去什么,相反获得很多”。扎里夫表示“这点妥协无足轻重,即便遵守伊核协议,伊朗也能在需要时用‘不到一天’时间恢复已有的核能力”。


拜登政府“步子迈太快”?
 
美国所释放的信号同样是混乱的。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虽回应媒体称 “一切留待谈判,而谈判是不可能在媒体上完成的”。同时其也拐弯抹角承认,维也纳谈判中解除对伊制裁确已“列为谈判优先事项”,只是尚未达成最终谅解而已。
 
就在14日,普莱斯承认媒体一则报道,国务卿布林肯稍早签署了一项豁免,并将有效期延长了90天,允许日本和韩国公司动用此前被美方冻结的伊朗账户上资金,结算本国出口伊朗货物的费用。这些账户系特朗普任上因美国退出伊核协议而冻结的。据韩方消息,仅韩国公司因此即可解冻约70亿美元资金。


但与此同时,拜登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却对媒体表示,伊朗方面“暂时未做好恢复维也纳谈判的准备”,因此第七回合维也纳谈判“不会早于8月中旬开始”。
 
曾长期中断的维也纳谈判在拜登上任后于4月9日开始第六回合,至6月20日结束,并未达成妥协。
 

▲今年6月20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伊核协议联合委员会政治总司长级会议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社


美国国务院曾表示“美国仍有兴趣寻求共同遵守伊核协议,但美方的妥协提议并不会无限期摆在桌面上”。前述“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暗示,拜登政府对伊朗新政府的“一慢二看”已流露出不耐烦之意。
 
作为当初达成伊核协议时的副总统,拜登当然希望重返伊核协议,这不仅是对特朗普的又一次否定,也能让美国从中东进一步腾出手来,以应对他认为的更重要的挑战。但拜登并不想为此付出额外代价,才会在当前伊朗政府更迭之际,释放出如此混乱的信号。
 
不仅如此,由于美伊对抗已久,美国朝野对伊朗的不信任感根深蒂固。在“对伊妥协”风声传出后,不仅共和党人,比如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成员麦考尔和前特朗普政府高官博尔顿和蓬佩奥反应强烈;连许多重要民主党人,如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梅嫩德斯等,也对拜登政府是否“步子迈太快”提出质疑。

▲美国总统拜登。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也迫使拜登政府不得不谨言慎行,以免带来更大的压力。
 
有人在评述美国政治网站AXIOS前述报道时表示,美伊现阶段宛如在进行一场“谁先眨眼睛谁输”的赌局,拜登政府貌似先眨了一下眼,但随即又试图打岔遮掩过去。事实上,双方都急于达成妥协,但又都不想被本国朝野指责为“出卖国家利益”,从而承受更大压力。
 
如今双方都使出浑身解数,力图暗示对方“再不接受我方条件,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条件了”,但拜登招数已“使老”,而莱希实际上尚在暗处,一切只能待维也纳谈判重开,局势才能明朗。

特约撰稿人|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徐秋颖
校对|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