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张璐)记者今天(7月19日)获悉,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北京形象研究》发布成果。研究发现,北京在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过程中,面临着如何找准自我定位,突出自我特色以及构建自我认同等问题,建议注重城市形象建设的专业性和科学性,鼓励和吸纳更多专业的力量进行北京形象提升的研究。

 

谁在关注和传播北京形象?为何要用大数据开展研究?对此,记者采访了项目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文春英。

谈研究发现:本地文化属性成为北京形象核心


新京报:此次研究发现,北京的形象是什么样的?与大家传统印象中的北京形象相比,此次研究呈现了什么样的新特点?

 

文春英:研究发现,作为首都的北京,其形象突出强调了北京作为“首都”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影响力;另外,北京形象代表着中国国家形象。

 

作为城市的北京,一方面,北京以城市空间的形式出现,是会议、赛事、旅游、餐饮住宿、文化活动发生的场所,是一个以空间属性为主要特点的大都会的缩影。另一方面,北京以文化北京和娱乐北京的面目出现,呈现出更多本地化、生活化、娱乐化的内容特征。此时,本地的文化属性成为北京形象的核心。

 

北京的“首都”形象和“城市”形象存在一定的叙事冲突。一方面,作为首都,北京必须履行其政治职能,其形象必然与国家形象难以切割;另一方面,作为城市,在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过程中,也面临着如何找准自我定位,突出自我特色以及构建自我认同等问题。

 

新京报:谁在关注北京形象?与国内重庆等“网红”城市、国际上一线城市相比,北京形象是否具有独特的特色?


文春英: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一个城市的形象认知,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偏好。

 

研究发现,从主体上看,北京本地更关注北京自身,而京外及国外的主体关注的则是自己与北京之间的关系;在议题上,本地媒体对北京的关注更为多样,生活、娱乐面向的内容更多;而京外媒体对北京的关注更多集中在政治、经济等议题,对北京文化生活内容的呈现较少。

 

在外媒报道中,与北京有关的政经类信息仍是主要关注内容。但作为城市的北京,除了作为体育赛事的举办地之外,与北京大众生活相关的内容,只占到4%左右。

 

在情感上,京内外媒体的情感整体偏正向,但与京外相比,受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负面民生议题的影响,本地媒体的情感更偏负向。外媒在不同议题下的情感差异较大。例如:英美媒体青睐与北京有关的“坏消息”,但美国媒体对北京的报道比英国媒体更正面;韩国在“政治”和“体育”主题下的情感偏正向,“经济贸易”和“外交国防”主题下的情感偏负向,日本则和韩国正好相反。

 

总体来说,外媒对北京的情感认同是很复杂的。一方面,外媒肯定北京所代表的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另一方面,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考量,对北京仍然存在形象偏见和负面情绪。

 

新京报:北京形象传播中,谁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它们眼中的北京形象是什么样的?

 

文春英:研究发现,主流媒体和意见引领者在北京形象塑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流媒体呈现的北京是端正的、严肃的首都形象。社交媒体上呈现出来的北京是充满市井情趣和喜怒哀乐的、作为大都会的北京形象。

 

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意见引领者参与塑造的北京形象是多元的,除了政治经济、社会民生之外,意见引领者对城市建设与交通、文化与艺术、法律与公益等议题都给予了相当多的关注。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为“城市”的北京的真实面貌。但当下北京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对意见引领者的关注不足。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文春英。受访者供图


谈研究背景:北京形象关乎其未来发展

 

新京报:为何要开展北京形象研究?

 

文春英:北京既是我国首都,也是中国超大中心城市,还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的发展正面临着全新的城市格局重塑,打造新首都形象也是下一阶段北京市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

 

在此背景下,我们要考虑“如何建设北京”,就需要先了解“现在的北京是什么”。北京形象集城市功能、首都功能和具有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功能于一身。在不同层次上,北京形象均有其不同的意义和内涵。因此,我们需要去客观、真实地评价北京在国内外,在区域竞争中、在全球格局中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它的形象是什么,这关系到北京的国际形象传播,也关系到北京的未来发展。

  

新京报:城市形象研究通常采用哪些方法?以往是否有关于北京形象方面的研究?

 

文春英:关于城市形象的研究有不同的视角。从文学建构、城市规划、媒介形象的角度去分析城市形象由来已久。在研究方法上,传统的研究多从个体经验出发,主观认知的解读和个人感悟的总结居多,严谨的论证少,科学性和专业性方面尚有不足。

 

而在城市品牌视角下,社会科学领域的量化和质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大数据方法得到了更多的应用,案例分析也日趋专业化,弥补了以往研究方法上的不足。

 

2008年北京奥运前后,学界和业界才开始较为系统地关注北京形象的问题。北京形象研究从一开始的大事件导向慢慢向专业化和学术化的导向过渡。这些研究,一方面强调媒体形象呈现,围绕中西方媒体对北京的报道,阐述人们对于媒体所建构的北京形象的认知;另一方面强调北京作为首都对中国国家形象构建和传播作用。

 

谈用大数据:4个平台上获得21万条有效数据

 

新京报:为何要采取大数据研究的方式?


文春英:大数据采集和文本挖掘,是在没有明确预设的前提下去搜集大量的信息,并使用科学的算法和系统的文本分析框架挖掘信息背后所隐藏的实质。

 

我们的研究方法不仅能呈现北京形象是什么,还能对呈现的原因进行归纳与解释。因此,我们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寻求在国内与国外两个面向,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上呈现北京形象并集成关键信息,将北京形象具象化,加深对北京形象的阐述与理解。

 

新京报:研究通过哪些渠道收集了数据?数据量大概有多少?

 

文春英:在数据收集方面,我们主要借助WiseSearchGDELT两大数据库研究国内外主流媒体中的北京形象,并通过新浪微博和Twitter等社交网络媒体上的动态数据研究社交平台上所呈现出来的北京形象。我们在4个平台上采用统一的关键词,爬取了2016年至2018年的所有新闻和平台信息,最后获得21万多条有效数据。

     

谈建议:传播北京形象,要发挥意见引领者作用

 

新京报:在北京形象传播和塑造上,还面临着哪些问题?


文春英: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北京形象建设在理念和工具上都还较为落后。

 

首先,北京形象既不亲切也无趣味。无论是对作为首都的北京还是对作为城市的北京,有关北京的报道居高临下的宏观叙事多,对北京文化和百姓日常的微观反映偏少,而占比不多的社会民生类话题又多为负面,容易造成北京形象的负面认知。

 

其次,首都形象和城市形象,两者如何协调平衡?这是北京的城市形象建设面临的独特问题。一方面,首都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北京的城市生活,侵蚀了实实在在的城市的真实感和烟火气;另一方面,北京的“城市性”又是“首都”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北京的城市形象建设在理念层面还没能提出清晰的思路解决这一问题。

 

第三,当下的北京形象传播尚未形成整合性的传播矩阵。主流媒体仍然是目前北京形象传播与推广的主力。然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意见引领者已然不可或缺。

 

新京报:对于如何提升北京形象?参与项目的专家有何建议?


文春英:首先,要将北京形象提升到同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应的高度,知道城市形象的内涵和本质是什么,才能做好城市形象提升的顶层设计。

 

其次,北京形象建设需要依靠城市的多元力量。鼓励和吸纳城市利益相关者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身作用,培育全民提升城市形象建构的能力。  

 

在能力建设层面,一方面,应注重城市形象建设的专业性和科学性,鼓励和吸纳更多专业的力量进行北京形象提升的研究。另一方面,要遵循城市治理的理念,从城市规划、城市定位、城市治理、产业发展等多个角度去探索和创新提升北京形象的合作模式和机制。

 

在融媒体时代,城市传播也要适应新环境。首先,要发挥意见引领者的引导作用,让意见引领者影响和带动粉丝参与,成为北京形象主动形塑的重要力量。其次,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了解国际媒体环境,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心理,一国一策、有效回应,不自说自话;最后,要转换传播思维,采用国外受众认可和接受的方式生产和传播与北京相关的内容,让北京既大气雍容又亲切有趣。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