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什么性格的人,都喜欢别人给自己的视频点赞。”一年半前,“思思”陈思静离开河南老家,只身前往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的一座小山村,做起了支教老师,机缘巧合下,她成为了一名“网红”。


思思和孩子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思思与会川镇的另一位网红“小树”赵树鸿一起,拍摄视频,记录真实的山村生活。如今,村里的孩子们得到社会更多关注,视频拍摄也让互联网资源涌入山村,滞销的蕨麻猪卖出去了,当地人眼中的“杂草”变成了宝贝,祖祖辈辈种植的中药材也有了更多销路。

 

拍视频、做“网红”,让两位年轻人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巨变,也让这座封闭的西北乡镇有了更多机遇。

 

想得到更多关注

 

“我以前完全不向往乡村生活,对乡村网红也没什么兴趣,但现在希望得到更多关注。”

 

陈思静是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的一名支教老师,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思思老师”,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短视频平台上的小“网红”,她用“外人”的身份记录着这里。思思确实是一位符合当下审美的“网红”,她有大大的眼睛、白皙的皮肤,大家都夸她“高颜值”。


思思和孩子们在学校合影。受访者供图

 

然而,她拍摄的视频内容,却十分接地气。在视频中,她带着农村孩子去吃汉堡,讲述孩子给她写的心里话,拍孩子艰难的上学路,带大家看农村杀猪……这些视频,吸引了数十万粉丝的关注。

 

谈起拍视频的初衷,她说是因为“好不容易迈出这一步来支教”,希望记录下来,“算是代替很多人迈出这一步”。

 

2019年,思思因机缘巧合来到甘肃定西旅游,随后便决定留下当一名支教老师,“你不知道那些孩子的眼睛,特别大、特别纯真,在此之前我从没见过这样的眼神。”

 

思思从小在河南的城市里长大,学音乐专业,她对农村和农民都很陌生,她说自己有支教的梦想,还有“强迫症”,“自己有一技之长,看到孩子们唱不好歌,就很想教会他们。”思思记得,第一次见到村里的孩子们,大家都用惊奇的眼神看着自己,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年轻人,更没有年轻老师”。

 

疫情期间通过视频卖掉滞销货

 

异乡生活总是孤独的,她经常遇到没见过的食物,也经常听不懂当地人的土话,拍摄视频让她在记录支教生活的同时,也认识了天南海北的网友。粉丝们给她留言、发私信,给孩子们寄护手霜、暖宝宝,通过视频渠道,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她希望得到更多关注,让孩子们“见识更大的世界”,也为西北穷困的山区农村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和思思同在会川镇的,还有一位网红“村官小树”赵树鸿,作为乡镇干部,他拍摄视频,完全为了带动当地经济。

 

小树是土生土长的会川镇本地人,前几年从北京“大厂”离职后回到家乡做起了村官,赶上脱贫攻坚的档口,为了让乡亲们告别“二牛抬杠,靠天吃饭”的状况,他带着村民养殖蕨麻猪,村里的猪辐射到了附近乡镇的餐馆、市场,销售情况十分火爆。


小树查看蕨麻猪。受访者供图

 

然而,2020年初疫情的到来,蕨麻猪卖不出去了。饭店关门、市场歇业,线下所有渠道全部断了,村民手中大量蕨麻猪滞销,他们纷纷追到小树办公室门口问他“咋办哪

 

赵树鸿愁得睡不好觉,但疫情的到来却意外催生了直播和短视频的再度兴起,小树注意到,即使商场全部关停,网购却能继续进行,“有一天我下班回家看到我老婆买了口红,一细问,她说是在李佳琦直播间买的,我一想,太好了,疫情期间可以直播卖东西,蕨麻猪有救了!”

 

随后,小树开通了短视频账号,开始记录蕨麻猪的畜养过程,并直播卖货,一些收购商主动上门购买,“我们直播给大家选货,要哪头当场宰杀密封寄出,都是大家在线亲自选的。”

 

“心理障碍”到“有成就感”

 

通过拍摄视频,思思和小树都体会到了“成就感”。

 

“我第一次给孩子们弹钢琴时,他们那种赞叹的语气,让我觉得自己形象都高大了。”在城市里,弹琴司空见惯,而对于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的渭源农村里的孩子来说,钢琴离他们很遥远,即使政府出资购买了电子钢琴,村里会弹琴的人也寥寥无几。


思思教孩子们唱歌。受访者供图

 

陈思静从小学习音乐,孩子们喜欢和“思思老师”学唱歌,“有些孩子唱歌跑调,完全是因为没人教他们,唱歌给他们带去了快乐。”思思说,去年“七一”,她组织大家拍摄了一支《我和我的祖国》的MV并发布到网上,“领唱者之一陈佳欣原本是一个说话都细声细气的女孩子,通过唱歌变得更加自信。”

 

赵树鸿的心理变化更加明显。初回家乡时,他有一腔热血,想带着村里发展致富,但没有资源也没有社会经验,村里人都觉得他是啥也不会的“毛头小子”,让他很有挫败感。

 

去年,他通过互联网将村里滞销的600多头蕨麻猪悉数卖出,还帮助邻近乡镇卖出了2600多头猪。

 

“其实我面对镜头说话有心理障碍”,小树说,小时候因为生病导致自己有轻度口吃,在视频中说话,自己内心是抗拒的,但为了家乡,他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下来了。一年多来,他通过拍视频拥有了20多万粉丝,村民对他更信任,他也因此积攒了更多人脉。

 

如今,一头卷发、憨厚的笑容以及略带“高原红”的小树出镜时已经非常自然,虽然在着急时还是有点结巴,但他已经不去在意这些“小瑕疵”。

 

除了通过互联网出售蕨麻猪外,思思和小树还在尝试销售当地的中药材,“这里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祖祖辈辈都种中药,药材特别好,而且价格不贵。”思思介绍说,当地主要种植黄芪、当归和党参三种药材,但常年都是外地人来收购的状态,“当地人会种但不会卖,被商贩压价,好东西却卖不出好价格。”通过拍摄视频,陆续有人来购买药材。

 

“杂草”变宝贝

 

今年夏天,思思和小树都有点忙,忙着收艾草。采访小树的过程分成了三次,他聊着聊着就要去接收村民送来的艾草。

 

为什么要收艾草?小树告诉记者,镇里将艾草收集起来,统一送往河南南阳的一家艾草企业。“思思的一位粉丝看直播时注意到了这些‘杂草’”,小树说,一开始粉丝问“你们身后是不是艾草”时,他以为是在开玩笑,没在意,后来粉丝特地从河南来到甘肃会川镇,拿走了一些样本去北京做化验,确定这是一种艾草。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30多年都不知道这是艾草,我们当地管它叫‘白蒿’。”小树没想到的是,这位粉丝在南阳经营着一家很大的艾草企业,可以收购村里的艾草,为农民增收。

 

打开小树的短视频账号,最近一两个月来,他都在发动乡亲们收艾草,干劲儿十足,已经是半个艾草专家了,“我们这里的白蒿是一种菊科类的植物,属于艾草的一种。”小树在视频里详细介绍着五爪艾、三爪艾等品种,“今年主要任务是让村民认识艾草的价值,发动大家收割艾草,不要把它们丢弃。”在小树看来,通过拍摄视频,不仅能“向外”宣传家乡,也能“向内”发动乡亲。


小树在视频里介绍艾草。视频截图

 

目前,收割艾草的区域已经从会川镇辐射到整个渭源县,邻近县也被发动起来,“差不多三四个县都有艾草”,小树边算边说,最大的一个村有2万多亩的艾草,约26个乡镇大概能产生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做网红带动乡村发展振兴

 

“还会在会川镇留多久?”思思时常会想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有答案,原本一年的支教时间早已到了,爱心、责任心和“网红”的身份让她继续“留守”乡镇。

 

“持续生产内容其实特别难。”思思坦言,拍摄视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时候自己剪辑时都觉得我拍的东西好没意思啊。”

 

但每当得到大家的关注和点赞时,她又重新获得了动力。通过拍摄短视频,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都关注到了这些大山里的孩子,“有人注意到孩子的手又脏又皴,就给我们寄了好多护手霜,还有给捐赠毛衣的。”思思说,虽然深知自己不可能一辈子待在会川镇,但她还是希望多给这里的孩子和乡亲们带来一些改变。

 

作为乡镇干部的小树,对“网红”身份和乡村振兴有更多想法。

 

今年,小树在镇里挂职做起了产业副书记,“他们让我专心拍视频、搞产业,其他都不用管。”小树说,传统种植业需要重新规划发展,他计划将一产发展更加规模化、科学化,农村用地入股,参与劳动再增加一笔收入,“先用艾草来尝试,一产发展起来带动二产,再结合互联网销售融合三产。”目前,小树正在努力对接南阳的公司,争取将艾草加工企业落地会川镇。“现在到我们镇里的各村,大家都认识我,知道我是做农产品销售的。”小树说,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希望借着互联网拍视频的契机,让当地经济更上一层楼。

 

新京报记者 杨亦静

编辑 唐峥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