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裴剑飞)进入6月以来,北京降水量比往年明显偏多,给汛期的交通保障带来不小影响。7月28日,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为应对强降雨天气,北京市交通行业将针对重点路段提前预警、加强巡视。


目前,北京全市56处易积水点全程有人盯守,高速公路已实现“智慧防汛”。地铁发生淹水倒灌等突发事件时,不具备安全运行条件的,应坚决停运。


北京全市56处易积水点全程有人盯守


“进入6月以来,北京降水量比往年明显偏多,近期的几场雨,雨量大且间隔时间短,给交通运行和市民出行带来一定影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安全监督与应急处四级调研员徐兴伟表示,北京加强汛前排查、专项督查,加大对公路沿线地质灾害易发点段的巡查巡检力度。


同时,成立由交通委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交通行业防汛指挥部,特别是针对100余座普通公路下凹式立交桥和73个泵站等重点部位,把值守、抽排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人头上,确保降雨期间全市56处易积水点和80余个公路地质灾害易发生路段,全程有人盯、有人守、有人管。


此外,交通行业已组建了62支防汛抢险应急队伍,共有7600余名应急队员,配备充足的防汛应急设施设备,保证一旦遇有险情,交通抢险应急队伍能随时出动。


高速公路实现“智慧防汛”,泵站可自动预警


高速公路的防汛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记者了解到,入汛以来,北京市高速公路方面已经应对了多次强降雨。据北京首发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于保华介绍,首发集团对今年的防汛保障工作进行了重新部署,成立防汛指挥部,制定了三级防汛预案体系。


同时,加强汛前排查,组织对约1420公里边沟、6.3万个泄水孔、1.57万个雨水口、30处泵站进行疏通清理,确保排水设施功能良好。凡中雨以上天气启动二级和一级保障响应,各保障队共计170名值守人员到34处易积水点位进行现场值守。今年汛期以来,累计备勤37次,应对了3场强降雨天气。


目前,北京市高速公路行业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智慧防汛”。首发集团对管养的14座泵站进行了信息化改造工程,构建“实时监控”为基础的雨情、工情、险情信息采集体系,实现泵站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立体监控和管理。


此外,采用山区陡坡无人机巡视、车载及单兵视频设备等各类信息化手段,随时掌控防汛情况、气象变化、发布传达指令信息等,形成快速高效的应急指挥网络。


地铁发生淹水倒灌时,不具备安全运行条件应坚决停运


据市交通委介绍,为保障公交运营安全,公交企业会加大重点路段巡查检查,遇有强降雨,适时采取临时调度,实行绕道、甩站、发区间和提前停止山区公交线路运营等措施,避免事故发生。此外,在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客流变化,适当增开车辆或者加大运力投入。


记者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当车站出入口发生雨水倒灌时,将立即关停扶梯、电梯等设施设备,调整闸机方向引导乘客不要靠近积水区域。


车站方面,还要重点加强易积水部位管控,及时在出入口码放沙袋、布设防洪挡板、铺放防滑垫、竖立防滑警示牌,疏导出入口滞留乘客;列车方面,遇极端天气能见度不足时,司机严格限速运行。加强瞭望,遇有危及行车安全情况时果断停车;根据降雨及客流变化情况适时加开临客。当发生淹水倒灌等突发事件时,不具备安全运行条件的,应坚决停运。


提示

地质灾害有滞后性,减少或避免前往山区旅行


在防汛工作中,向市民发布预警、提示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据了解,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预警后,市政府相关部门会通过市级短信平台、市交通委会通过其媒体平台等形式提前发布出行提示信息。


徐兴伟解释,提示信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当气象部门预报可能有降雨时,我们会通过各种渠道,提醒市民合理调整工作、学习和外出计划,尽量减少出行。另一种是当汛情响应机制启动后,特别是影响早晚高峰时,我们会建议企事业单位错峰上下班,提醒市民雨天安全出行等。”


他提醒,雨天非必要应尽量减少出行,如果出行要合理安排行程,出行前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和有关预警信号,行程中如果遭遇暴雨要尽快寻找稳固高地,地势较高的广场,坚固的多层、高层公共建筑2楼以上区域躲避,不要在河堤、地下涵洞、过街隧道、地下商街、地下停车场、地下人防工程等低洼区域躲雨和避险。在户外要远离井盖、山坡、广告牌、河床、电力设施和老旧危险建筑等。


“当遇有积水路段和被洪水围困时不要盲目涉水通行,特别是下沉式立交桥、隧道、涵洞、河道等,如果驾车请尽量绕行,如果绕不开或者突遇大水赶快弃车逃离,不要呆在车里。”徐兴伟表示,北京地区经历了入汛以来的几场大雨后,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而地质灾害有一定的滞后性,据不完全统计,自6月底以来,北京地区的山体塌方、落石等发生了100多起,因此建议市民尽量减少或避免前往山区旅行,在山区工作生活的市民要谨防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白爽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