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为)7月29日,市财政局局长吴素芳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作了《关于北京市2020年市级决算草案的报告》。

 

吴素芳介绍,2020年市级“四本预算”均顺利完成,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24.7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9%;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4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稳住了首都经济基本盘,守住了民生保障底线。

 

设立疫情防控专项资金池市区两级累计安排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经费124.4亿元

 

北京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第一时间制定经费保障应急预案并预拨资金,设立疫情防控专项资金池,构建部门预算、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金和市长预备费三级保障机制,配套出台了89项涉及资金、资产和财务管理等制度办法,市区两级累计安排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经费124.4亿元、积极争取亚投行首笔对华主权贷款14亿元,为及时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同时,北京市落实国家为应对疫情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2020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2000亿元,影响地方级收入近1800亿元。

 

其中减免的1422亿元社保费,对保住市场主体、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通过减免房租、让渡市场份额、优化政府采购及金融服务等方式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如,政府采购合同授予中小企业的比例达到8成,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为涉及疫情防控的587笔贷款业务提供贷款贴息资金2.4亿元,惠及290多家企业;为不裁员、少裁员困难企业提供失业金返还39.4亿元,惠及637万人。

 

中央下达北京市的抗疫特别国债等99%以上都下达各区

 

北京市去年财政工作还注重增强区级保障能力,支持各区落实好“六稳”“六保”工作。实施市区收入划分改革,市级向区级让渡收入101.5亿元,为各区有效应对疫情冲击、顺利实现收支平衡提供支撑。

 

此外,统筹政府债券、直达资金等各项资金来源,加大对各区支持力度,区级新增政府债券资金占全市总量一半以上;中央下达北京市的抗疫特别国债、特殊转移支付等直达资金408.4亿元,除按规定预留外,99%以上的资金都下达各区,支持各区兜牢“三保”底线;在市级收入下降9.2%的情况下,全年市级对各区下达抗疫特别国债以及市对区转移支付资金规模1823.4亿元,较2019年增长6%。

 

截至年底,市级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1259亿元

 

吴素芳在报告中说,北京市在2020年累计发行新增政府债券1340亿元、争取抗疫特别国债等直达资金408.4亿元,统筹用于疫情防控、基本建设、支持企业纾困等重点项目。

 

采用财政补助、贷款贴息、融资租赁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对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综合运用政府投资引导基金、PPP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首都建设,截至2020年底,市级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1259亿元,财政资金引导放大3.8倍;PPP项目吸引社会资本约1522.7亿元。

 

看点1:控成本

压减党政机关课题经费;重新核定地面公交等补贴标准

 

2020年,北京市持续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严控行政运行成本,压减党政机关课题经费1.5亿元,压减幅度达45%。

 

同时,重新核定地面公交、供热等公用事业领域补贴标准,有效遏制补贴快速增长态势;强化政府投资全口径、全周期、全过程管理,节约财政资金120亿元,节约率达12%。此外,北京持续深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2020年完成89个项目(政策)的事前绩效评估工作,核减金额5.9亿元,核减率达13.2%。

 

2020年,北京市还首次对全市16个区财政运行情况开展绩效量化评价,加强财政资金成本控制和绩效管理。切实加强直达资金监管,制定全链条监督管理制度,确保资金发挥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的作用。

 

看点2:防风险

加强政府债务和金融资本监管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吴素芳介绍,北京加强政府债务全过程管理,在全国率先出台专项债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涵盖“借、用、管、还”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动态监测机制,对债务风险高、债券资金支出进度慢的区进行约谈、督促整改。开展可支撑财力分析,制定中长期还本付息计划,并将还本付息资金分年度纳入预算管理。

 

此外,北京还出台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实施意见,明确财政部门作为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履行集中统一管理职责,为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首都金融安全稳定提供制度保障。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