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中,我们多多少少都向别人求助过一些育儿困惑。比如为什么我家孩子会注意力不集中?孩子怎么总爱发脾气?等等。来回答这些问题的家长,有的会表现出强烈的共情,觉得孩子确实难教,好像怎么做都不对。有的则会淡然地提供一些自己教子的成功经验。

 

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倍感焦虑的父母们容易走向两种误区:一种是希望通过贯彻几个具体方法,孩子就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改进或提升;另一种则是因为没能按照某个标准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而感到十分内疚。

 

今天书评君带你看的这篇文章摘编自《游戏天性》这本书,作者是心理学家,她认为,许多揠苗助长的父母自认为是孩子性格和自我认知的“雕塑家”,这个谬见给父母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同气质的孩子与不同气质的父母互动的方式也不一样,这会导致别人的成功经验对你未必有用。而孩子在构建自我的过程,他们依赖的不是父母反复的训诫,而是道德感的萌生。

《游戏天性:为什么爱玩的孩子更聪明》,[美]凯西·赫什-帕塞克/罗伯塔·米尼克·格林科夫/迪亚娜·埃耶 著 鲁佳珺/周玲琪 译,华章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1年7月版


学龄前孩子和8岁孩子的自我描述

差距有多大!


孩子是怎样了解自己的?想想我们对自己认识多少。例如,我知道自己是个女人,知道自己的年龄、种族、长相,能认出自己的照片;我知道自己喜欢吃西兰花,却不爱吃花椰菜;我知道被逼急了我会发脾气,但很快就会释怀;我知道自己善于交际,活泼开朗;我知道自己想成为一名领导者,而非追随者;我知道自己不擅长数学,但英语很棒。

 

我们成年后,会对自己有一套复杂而全面的了解,对自己的优缺点有平衡的认识。但孩子并非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自我认知,而是一点点建构自我认知。注意动词“建构”,这个动词意味着从底层开始搭建某物,暗示着自我的塑造有其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动词“建构”也让我们联想到环境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事实上确实如此。

 

在很多方面,孩子在没有父母帮助的情况下就形成了自我概念。这并不是说父母不重要,事实上父母非常重要,但孩子不会等父母和照料者来告诉他们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人,而是会独立找出关于自己的一切信息。

 

学龄前儿童失真的自我认知

 

孩子是如何发展自我认知的?这种学习的速度有多快?一个孩子在3个月和3岁时对自己的认识大相径庭,8岁时又会有所不同……丹佛大学的苏珊·哈特(Susan Harter)教授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访谈,将三四岁孩子的自我认知归纳为以下范例:


我今年3岁,和爸爸、妈妈还有哥哥贾森、姐姐莉萨住在一个大房子里。我有双蓝色的眼睛和一只橙色的小猫咪,我的房间里有一台电视机。我会背字母表,听:A、B、C、D、E、F、G、H、J、L、K、O、M、P、Q、X、Z!我能跑得很快。我喜欢吃比萨,在幼儿园有个很和蔼的老师。我能数到10,想听我数数吗?我爱我的狗狗斯基珀,我可以爬到攀爬架顶上,我不害怕!我从不害怕!我总是很高兴……我真的很强壮。我可以举起这把椅子,看我的!

 

想象一下,一个孩子飞快而又热情洋溢地告诉访谈者这一切,在讲述这些内容时充满自信。他告诉我们他什么都能做,从搬椅子、数到10到背诵(他自己版本的)字母表,无所不能!这是学龄前儿童的典型特征,他们总是自我感觉极其良好(也许不止学龄前儿童如此……一些好莱坞明星可能也有这种想法)。

 

为什么学龄前儿童明明各方面能力还未成熟,却会想象自己无所不能呢?首先,他们似乎只关注一件事的一个方面,而不能全面考虑。例如,凯西的儿子班奇5岁时,他们全家出门旅行。在泳池边,他显然被几个十几岁、有着男子汉气概的少年迷惑,他们怂恿彼此从很高的跳台上跳下来。大家还没注意,班奇已经拾级而上,来到跳台旁,母亲转身时,他一头扎进水里。班奇正处于对男子汉气概充满崇拜的时期,他甚至都没有停下来想想自己小小的身躯是否支持自己那样做。他只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做有男子汉气概的事。

 

一个与这种单一思维有关的事实是,学龄前儿童通常会将遇到的挫折或失败归咎于其他因素而非自身。例如,有一次凯西看到儿子米奇狠狠地打了另一个孩子。凯西训斥了米奇,而他的回答是“不是我打的,是我的手打的。”如果他挥棒击打棒球却没打中,他会告诉投手:“你投球有问题。”

 

事实上,一项研究表明,即使学龄前儿童在同一项任务中失败好几次,他们仍然认为下一次他们会成功!从某个角度看,对自己能力的高估其实是一种天赋,让他们从不轻言放弃;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可能会为学龄前儿童带来危险,因为他们愿意尝试所有事情。只有随着年龄增长,孩子才会开始了解自己能力的特点和范围;也只有慢慢长大,他们才会在对自我的认识中考虑更多因素。

 

学龄前儿童过于自信的另一个原因,与他们无法进行心理学家所说的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有关。我们成年人很擅长社会比较,许多人心里常常坐着一个小人,不断将我们的所作所为与他人进行比较,做出评判。事实上,对某些人而言,社会比较造成的压力是巨大的,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因而扼杀了他们尝试新事物所需的冒险精神。但学龄前儿童还没有这种判断力,他们不会有“他打保龄球打得比我好”这样的想法,因为他们不会把自己和别人比较,对差异没有概念。他们认为自己是最好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学龄儿童更为平衡的自我认知

 

8岁的孩子会比学龄前的孩子更全面地看待自己,他们的自我描述变得更平衡、更抽象。到这个时候,他们开始发现自己并非十全十美。他们心中做评判的小人逐渐出现,他们开始认识到同龄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优秀或是不如自己。

 

我们能在孩子上阅读课分组讨论时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孩子能很快判断出小组的优劣。他们知道蓝色组比红色组更好,即使老师从未公开这么说。他们还知道在下午的游泳课中哪组同学游得最差。

 

大一点的孩子能够平衡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当他们认识到自己在某方面不太擅长时,会索性认为这件事对他们来说不那么重要(“谁会在乎我会不会游泳呢?我踢球踢得很好啊!”)。这样,尽管他们认识到自己不够完美,但总体上仍自我感觉良好。孩子8岁时,已经从通过外在特征来定义自己转变为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和社会特征。所以,一个典型的8岁孩子可能会对自己有如下评价:


我挺受欢迎的,至少在女生中如此。那是因为我待人友善,乐于助人,能保守秘密。大多数情况下我对朋友很好,不过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说一些尖酸刻薄的话……在学校,我觉得自己非常擅长某些科目,比如语文和社会学科,但我觉得自己在数学和科学上表现不佳,尤其是当我看到很多同学学得很好后,这种感觉尤为强烈。尽管我在这些科目上表现得不是很好,但我还是喜欢自己,因为数学和科学对我来说不是很重要。长得好看和受欢迎对我来说更重要。


看看学龄前孩子和8岁孩子的自我描述差距多大!

 

气质天生,在人的一生中具有恒定性

孩子并不是一块黏土,不能被任何科学技术塑造为成人所希望的样子。每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比如格雷西和安妮姐妹。

 

南希轻松地坐在餐桌前,14个位子上都装点着木制的叶片。这是有史以来最棒的感恩节大餐,她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小女儿格雷西24个月大,正坐在她身旁享受漫长而快乐的用餐时光。事实上,他们喝着咖啡、吃着南瓜派、聊着天时,南希才回过神,发现格雷西已经在那儿坐了将近2个小时了!格雷西也高兴地和大人交流:“外公快看!”她举起盛满红薯泥的勺子,让外公看看红薯有多好吃。“还要牛奶”,她把杯子递给妈妈,要求续杯……两个小时了,格雷西还在满足地享受用餐时光!

 

南希想到,安妮在格雷西这个年纪时,在感恩节大餐上的表现截然不同。安妮就像一架喷气式飞机,几分钟都坐不住,吃起饭来就像赶场一样——从餐桌跑到玩具堆,再跑到厨房,一刻也停不下来!事实上,安妮还躺在婴儿床里时就总是扭来扭去,非常活跃,甚至连帮她换尿布都会忙出一身汗。

 

南希在两个女儿身上注意到的这一切,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气质。

 

气质一词刻画了人们在情绪反应、活动量、注意力时长、毅力和情绪调节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从出生时起就存在了。早在20世纪50年代,医学博士及精神病学家亚历山大·托马斯(Alexander Thomas)和医学博士斯特拉·切斯(Stella Chess)就开始研究这种现象,并观察气质在人们一生中的恒定性。

 

他们对141名儿童进行研究,从婴儿期追踪到成年期,确定了三种基本气质类型:“易养型孩子”生活较为规律,性格开朗,很容易适应新经验(占样本的40%);“难养型孩子”生活作息很不规律,较难接受新的经验,往往对新事物的反应消极而强烈(10%);“迟缓型孩子”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温和、低调,情绪消极,对新的经验适应较慢(15%)。其余的孩子似乎不属于任何特定的类别,被归为普通孩子。

 

托马斯博士和切斯博士发现,不同气质的孩子和不同类型的父母互动之后,原本的气质会有所改变。他们还发现,某些气质能帮助孩子克服情绪上的困难,有些则会让他们更加脆弱。例如,难养型孩子与非常敏感的父母在一起时表现最佳,因为父母知道何时该督促孩子,何时不应插手;而对于易养型孩子来说,父母的反应就没那么重要了,因为这些孩子会很配合。

 

我们都知道,快乐的孩子也会让为人父母者感觉更好,更愿意与孩子互动。难养型孩子则让父母避之唯恐不及,即使是同一对父母,似乎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互动。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孩子的气质也会影响他得到哪种类型的养育。


道德感的萌生与自我认知的发展程度有关


想象一下,22个月大的爱丽丝把手指放到电源插座里。你冲过去制止她说:“不,不行!”但她再次把手指放进去,于是你把她抱起来,放到房间的另一边,重复道:“不能那样做!”可是当你把视线转移到厨房,想要寻找防护插头堵住插孔时,她又回到了插座旁。爱丽丝是个任性的小孩吗?长大后她会不会变得乖张顽劣?你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没能向她灌输是非观念?

 

也许,这些问题还有更简单的解释——这与爱丽丝自我认知的发展有关。之所以爱丽丝对你的惩罚毫无反应,可能是因为她还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可以被评估的独立存在。如果她没想到自己的行为会被自己和别人评估,那么为什么要抵制诱惑?

 

你转身后她依旧会犯错。并不是因为她本性顽劣,只是因为她还没有学会自我评估。如果爱丽丝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受某种行为准则的约束,自我管理这一说法就根本不存在。正因如此,在做错事时,她也许不会像大孩子那样体会到羞耻感和内疚感。

 

那么,道德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再一次回到孩子的思维模式以及他人对待孩子的方式。也许,只有孩子头脑中产生某种行为准则,并将其与实际情况做比较时,他们才会开始评估自己。孩子可能会这样想:“黏黏的可不好——从身体感受以及以前妈妈的反应可以判断出来。现在,我的手黏黏的,这样不好。”孩子能够在头脑中产生某种准则,并根据准则对现实情况进行评估是认知灵活性发展的表现。或许学会更多的词也有所帮助。现在孩子学会了“好”“坏”“黏黏的”“干净的”等描述性词语。

 

事实上,孩子在自我建构方面造诣颇高。大自然创造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孩子出生头几个月中,我们便已经能够看出他们的一些特质倾向。婴儿不是黏土,可以任人塑形,但照料者对于孩子的自我意识培养担负着重要责任。影响孩子物质倾向最重要的方式是与孩子进行互动:照顾他们、与他们交流、陪他们玩耍——通过这些互动,孩子学到了有关生理自我、社会/情绪自我以及智力自我的重要信息。他们知道了自己的种族和性别身份,学会了管理情绪的方法,具备了做出正确道德判断的能力。


商店里并没有可以培养孩子共情能力的工具


把孩子看作独立的个体。这个建议很难落实,尤其是你已经有一个大孩子以后,因为你心中已经形成了先入为主的期待和某种固定的发展模式。让孩子做自己的关键在于让孩子自由发展,毕竟他不会以你的视角去看待世界。

 

育儿过程中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培养一个脾性与你完全不同的孩子。如果你以前是个害羞的孩子,而你的孩子开朗活泼,那么你可能会为之欣喜,但同时会感到有点奇怪。如果你以前活泼开朗,而你的孩子害羞慢热,那你可能感觉更加不自然。

 

试着不要强迫孩子做一些让他们觉得不舒服的事;相反,你只需要给予他们鼓励。有些孩子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各种事情。如果你让孩子知道尝试他们不太确定的事情是多么有趣,他们下次就可能会主动尝试。

 

经常与孩子谈谈感受。一个人自我认知的形成与他人如何对待他、如何与他交流息息相关。如果我帮你理解世间的事情,理解你弄坏一个小男孩的玩具后他会伤心不已,你就会变得更加善解人意。

 

感受是内在的,家长与孩子谈论感受,实际上是在帮助孩子表达感受,将其一五一十地呈现出来。这样,孩子内心的感受就能得到分析、评估和理解。

 

商店里并没有哪种学习工具可以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让他们变得更加善解人意,这些技能只能通过与至亲至爱之人的互动才能习得。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陪在他们身边,帮助他们理解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与感受。

 

如果我们不懂得利用日常的宝贵机会教养孩子,而是急于改变孩子的认知能力,以便他们被常春藤名校录取,继而跻身业界翘楚行列,那么最终只会是白费力气。如果孩子成为“成功人士”,但无法管理情绪,无法理解人们的行为方式,因此郁郁寡欢,那么这种成功何益之有?与孩子谈论情绪对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和人生成就都有着长远的影响。

 

成功人生的决定因素远不止高智商或优异的学术评估测试得分那么简单。然而,在许多家长为孩子营造的竞争激烈的环境里,人们过度强调培养智力自我,而忽视了情绪自我这一孩子发展的重要构成因素。我们生活在人际社会,都想让孩子幸福快乐,也许是时候承认科学事实,承认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培养开心快乐、适应能力强的孩子。也许我们的重心需要转向对孩子自我认知的关注,帮助他们形成高质量的自我认知。

本文经华章授权摘编自《游戏天性》,较原文有删减,小标题为摘编者所加。


原作者 | [美]凯西·赫什-帕塞克 等

摘编 | 王一

编辑 | 申婵

导语校对 |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