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将进入“凭房票买房的时代”!今天(7月29日),这条新闻在网上横空出世,着实让人大吃一惊。计划经济时期的“票证经济”难道就这样重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细看新闻,原来是武汉市住房保障局发了一个关于加强购房资格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在武汉市限购区域内购买住房的意向购房人,需要先向房管部门申请购房资格,由房管部门审核后反馈给意向购房人,审核通过者才能获得购房资格。原来,所谓“房票”不过是一个噱头,征求意见稿并未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但将这个“购房资格”称为“房票”,倒也言简意赅,让人一目了然。


实际上,武汉提出的这一措施,不过是在已经实行多年的住房限购政策的基础上的政策细化。限购政策在我国很多大城市推行已有10多年历史,它的功效不仅在于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房价,更重要的是,它使住房这一民生资源在市场化机制下得到了更趋合理的分配。但是,限购政策从其推出的第一天起,也饱受诟病,批评者认为这种政策违反了市场经济的自由交易,对市场是一种伤害。这样的批评当然不无道理,但是在当时房地产市场上投机炒作成为主流的情况下,推出这一措施应该说有其合理性。投机炒作使大量新建商品房成了像股票一样的炒作标的,价格扶摇直上,大户囤积住房,住房困难者却无力购房,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严重扭曲,这种情况在一个健康社会自然是不应该长期存在的。而限购政策则基本上把投机炒作驱逐出了市场,使房地产市场渐渐回归到合理状态。因此,对于住房限购政策,其实我们不必执着于究竟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有用的政策,就是好的政策。在国家总体上实行市场经济的制度框架下,并不排斥对个别领域,个别行业实行计划管理,况且,房地产限购与真正的计划经济还有很大的距离。


在继续执行限购政策的背景下,武汉市住房保障部门对意向购房人进行资格审核,或者沿用网上的说法发放“房票”,显然是无可非议的。限购政策实行10多年来,在“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要求下,各个大城市的限购版本有些不同,在宽严上也有差异,但由于市场上仍存在住房炒作投机的执念,一些人想方设法突破限制购房的案例仍然出现过,这反映出在政策执行上还存在着漏洞。那么,由有关机构进行资格审核并予以公示监督,对于不打折扣地执行限购政策,自然是行之有效的。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住房限购政策在当初推出时,是为了遏制疯狂上涨的房价而行使的一个非常手段,当时住建部负责人曾明确,这只是权宜之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政策正在成为常态化机制。一项临时性政策经过实践认为有很好效果,自然可以将其固化为长效机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经过多年的房地产调控,特别是在中央明确提出“房住不炒”的调控方针以后,我国很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呼风唤雨的投机炒作势力,基本已不见踪影,而住房的居住和改善功能则得到了强化。实际上,就目前绝大多数城市来说,即使放开限购,房地产市场也已经很难出现以前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疯狂抢购的景象了。客观地说,房价的起落与这个城市的经济增长空间是成正比关系的,这两年,很多城市的经济增长空间窄化,其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也在降低,住房需求自然没有以前那样高了。


因此,对于国内很多大中城市来说,目前更为重要的可能是要认真研究本地的经济增长状况,在此基础上认真审视本地的住房需求。一方面,要继续坚决执行“房住不炒”的方针,另一方面,还必须认识到,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在解决了温饱以后,对住房的改善需求也很迫切。限购政策基本上允许一户居民购两处甚至三处住房,应该说已经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需求。但是,自限购政策实施以来,在1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社会经济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家庭的经济收入和人员结构也都出现了变化。特别是在“三孩”政策推出以后,必然会对住房产生新的需求,比如原来的小房需要换成大房,这都需要新的住房政策与此对接。因此,就目前来说,对原来执行的住房限购政策重新审视,该坚持的坚持,该适当放松的放松,该修改的修改,该取消的取消,可能是一项更重要的工作。


就武汉来说,它作为一座“九省通衢”的大城市,有着强大的人口吸收功能。但是,去年发生的疫情客观上给了这座城市沉重一击,目前的强劲增长更多地是恢复性的,增长瓶颈问题不可小觑。对于武汉来说,当务之急是需要建立起新的经济引擎来拉动经济发展,而不能指望像以前那样寄希望于房地产市场拉动经济,这样的市场条件已经不复存在。


但是,与其以加强审核购房意向人资格的行动来对市场进行遏制,倒不如认真地研究一下,看一看是否有放宽限购的可能性,让那些迫切希望改善住房条件的居民先行一步。其实说白了就是,尽管发放“凭房票买房”的说法是个噱头,但武汉不妨多印几张“房票”,把它发到更多人手里。


周俊生(财经评论人)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