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坊间出版了不少通俗的哲学类导论,其中不乏佳作,但若只让选一套,我还是选杜兰特。”——陈嘉映。


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1885-1981)是20世纪著名哲学家,他的研究不仅在学术界享有盛誉,更是凭借深入浅出的论理和优雅的文笔,获得了1968年普利策非虚构作品奖。近期出版的“威尔·杜兰特系列”(包括《哲学家》《哲学课》《追求幸福》《生命的意义》)经历了时间的筛选和沉淀,更凸显出一套优秀的哲学通识入门书的品质。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我们将不间断地为大家送上最新鲜的阅读体验。书评君期待,在这个新栏目下,向所有人提供关于阅读的优质评价,也同新的优秀“书评人”共同成长。


The Jury of Books

评审团


本期书目


威尔·杜兰特系列

(《哲学家》《哲学课》《追求幸福》《生命的意义》)


作者:(美)威尔·杜兰特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5月


作者简介:


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1885-1981),美国作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荣获1968年普利策非小说奖和1977年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等荣誉,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著有《历史的教训》《哲学课》《哲学家》《生命的意义》《追寻幸福》等作品,他的著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掀起全球哲学热潮。


这是一套什么样的书?


《哲学课》——哲学究竟给我们上了怎样的一课?面对浩如烟海的哲学作品,我们似乎很难找到答案。著名哲学家威尔·杜兰特直面哲学中的教训,从逻辑学与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历史、政治、宗教等方面,梳理了不同哲学流派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哲学家》——在本书中,杜兰特对历史上最著名的五位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培根、斯宾诺莎和尼采的深邃思想做了精辟论述。作者聚焦于五位伟大哲学家有关哲学与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观点,认为哲学太执迷于钻研各种陈旧过时的体系的细枝末节,而在对未来研究的创造性方面退避三舍,与生活渐行渐远,导致哲学已经从古老的神坛跌落。


《追求幸福》——什么是爱?人如何才能幸福?一夫一妻制究竟是一种约束,还是隽永快乐的唯一源泉?孩子是负担还是我们存在的理由?一个人如何塑造自己的性格?本书显示了杜兰特对家庭的洞察力,阐述了他对生活、死亡、快乐、应对逆境、婚姻、爱情、为人父母的观点,不是陈词滥调,也不是简单的幸福三部曲,书中所蕴含的永恒智慧可以给新婚夫妇、父母和那些寻求更实在的通往爱情之路的人们作为参考。


《生命的意义》——杜兰特在这本书中试图用一个哲学游戏来探索这个严肃、深刻却也日常的生命议题:人类生命的意义或价值究竟是什么?他给100位艺术界、政界、宗教界和科学界的名人写了一封信,并请他们回答这个问题。这些人里既有诗人、哲学家、运动员、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音乐家、作家、世界级的政治人物,也有囚犯和身患重疾的病人,尽管他们作为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但我们仍将从他们的回答中看到某种人类的共性,或者说一种真实生命的记录,那就是活着不只是为了寻求某种生命的意义,因为一如既往地前行本身就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意义。


它为何吸引人?

 

  • 近年来,坊间出版了不少通俗的哲学类导论,其中不乏佳作,但若只让选一套,我还是选杜兰特。

    ——陈嘉映


  • 威尔·杜兰特,是美国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曾因其杰出的学术成就荣获普利策奖。包括本套经典系列丛书在内的一系列作品使他在学术界广受好评,他这些书丰富而多样化的内容以及亲切而活泼的文风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邱仁宗


  • 哲学孕育并诞生了诸学科,待诸科学成熟后,哲学就像任何一位母亲一样日渐衰老,失去了往日的秀色。当今人迷失于知识和信息的迷宫时,如何唤醒人们的爱智品格?杜兰特哲学观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整体经验,二是社会问题。哲学源于人们的整体经验和社会问题。在这样一个视角探照下,借着他的生花妙笔,整个哲学思想世界从灰暗中重新鲜活起来!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程广云


《生命的意义》试读

 

问题缘由


1931 年7 月15 日,我从纽约家中给美国国内和世界各地我所敬仰的一些社会名流发出了下面这封信,当然,信的内容会因收信人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尊敬的_____:


恕我冒昧打断您手头的工作,您可以跟我玩一个哲学游戏吗?


我有个困惑已久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这一代人似乎总在问,也许比其他任何时代的人问得都更频繁,却永远答不上来,那就是人类生命的意义或价值是什么?到目前为止,主要是一些理论家在探讨这个问题,其中就包括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埃赫那吞、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和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其结果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杀:就思想发展本身而言,它似乎让生命失去了价值和意义。知识的增长和传播一方面是许多理想主义者和改革者孜孜以求的,但另一方面,它又给人类带来了一种幻灭感,人类的精神支柱因此几近崩塌。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人类活动只是星辰轨迹中的一瞬;地质学家说,文明不过是冰期之间一段跌宕起伏的插曲;生物学家说,所有的生命都是战争,是个体、群体、国家、联盟和物种之间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历史学家告诉我们,“进步”是一种错觉,其辉煌终究会以衰败而告终;心理学家则告诉我们,意志和自我是受遗传和环境操控的工具,人们一度认为,不朽的灵魂不过是大脑转瞬即逝的一线亮光。工业革命摧毁了人类的家园,避孕用品的发明正在摧毁家庭、传统和道德,甚至还会毁灭人类(通过控制聪明人的生育能力)。有人将爱情解读为一种生理上的充血现象,婚姻也不过是为了解决生理上的一时便利,仅比滥交好一点儿。民主已经堕落为腐败,其程度就如米罗任保民官时期的罗马共和国。当我们日复一日地目睹人类无穷无尽的贪婪时,我们也就放弃了年轻时憧憬的社会主义乌托邦梦想。每一项新发明的出现都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每一种新机械的面世都意在取代人类,同时也加剧了战争的恐怖。


上帝曾经是我们短暂生命的慰藉,是我们遭受丧亲之痛时的避难所,而现在上帝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即使用望远镜和显微镜也看不到其影踪。从哲学的总体观点来看,地球上的生命变成了密密麻麻、不停蠕动的人形昆虫,地球就像得了一种很快就可治愈的湿疹;除了失败和死亡,没有什么是确定无疑的——宛如永远沉睡不醒的休眠。


我们不得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错误是发现了“真理”。真理让我们摆脱了妄想和克制,但并没有让我们获得真正的自由。真理也没有让我们变得更快乐,因为真理不美,不值得我们如此热烈地追求。真理夺走了我们存在的一切理由,只留下了今天一时的快乐和对明天可有可无的希望。现在再来审视真理,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当初要迫不及待地去追寻真理。


这是科学和哲学带给我们的通行证。多年来,我一直热衷于哲学研究,现在我回归生活本身,我请求您,作为一个既有生活经验又勤思善悟的人,帮我指点迷津。也许那些更贴近生活的人和那些仅仅会思考的人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请您在百忙之中拨冗赐教,告诉我生命对您来说有什么意义?您前进的人生动力是什么?宗教信仰对您有什么帮助(如果有的话)?您的灵感和力量的源泉是什么?您辛勤工作的目标或动力是什么?您在哪里寻求慰藉与幸福,您最终的财富又是什么?


必要的话简短回复即可,如果方便,回信也可以写得长一点儿,轻松一点儿。您的每一个字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


        此致

敬礼!

威尔·杜兰特

纽约

1931年7月15日


美国批评家亨利·路易斯·门肯的回信


简单来说,您的问题就是:我从生活中获得了哪些满足?我为什么要不断地工作?我不断工作和母鸡不停下是同样的道理。每个生命隐隐之中都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这种冲动促使他积极活动。生命的本质就是生存下去。什么事都不做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也会危害机体健康,除非是剧烈活动之后需要恢复体力——事实上,人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只有垂死之人才会无所事事。


当然,个人能从事什么具体的活动是由他的先天禀赋决定的。换句话说,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我不能像母鸡那样下蛋,因为我生来就不具备下蛋的遗传基因。出于同样的原因,我当选不了国会议员,不会拉大提琴,也没有在大学里教形而上学,更没有在钢铁厂当炼钢工人。我做的只是我感到最得心应手的事情。碰巧,我天生就对各种思想有着强烈的兴趣,喜欢思考。我恰好又比一般人更有语言天赋,能把思维诉诸文字。就这样,我成了作家和编辑,一个编制和经营思想的人。


这一切几乎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我所做的一切都不是我自己的选择,而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少年时代的我对精确的数据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始终是次要的兴趣),很想当一名化学家,而可怜的父亲却想让我从商。有时候,我也跟其他穷人一样,总想着靠小聪明赚大钱。但我最终还是当了作家,而且终生也不愿改变,就像奶牛一生都在产奶一样,尽管产杜松子酒似乎更符合它的个体利益。


我比大多数人要幸运得多,因为从少年时代起,我就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衣食无忧——哪怕没有报酬,我也乐意去做。我相信,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幸运。多少人迫于生计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尽管我和其他人一样历经人生困苦,但生活还是非常轻松和愉快。因为即使在困苦中,我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给我带来极大的满足感。总的来说,我做的都是自己喜欢做的事。至于这些事对别人有什么影响,我不关心。我写作和出书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就像奶牛产奶不是为了让奶牛场主赚钱,它也是为了满足自己。我觉得我的大多数想法都是合理的,但这无关紧要。世人可以接受它们,也可以不予理睬,反正我已经从“孵化”这些想法中找到了乐趣。


除了喜欢的工作,我还从赫胥黎所说的“家庭情感”——与家人和朋友的日常交往——中找到了幸福的秘诀。我家曾有过一段苦日子,但家人从来没有为此争吵过,也没有真正受过穷。不管是跟母亲、姐姐还是和妻子在一起,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跟我交往的人大多是故交。有些已经相识三十多年了。相识不到十年的朋友我很少引为知己。和这些朋友在一起,我很开心。工作之余,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去找他们。我们志趣相投,世界观相似。他们大都像我一样喜欢音乐。音乐带给我的快乐,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光阴荏苒,我对音乐也愈发热爱。


至于宗教信仰,我不信任何宗教。长大之后,我从未有过任何信教的冲动。我的父亲和祖父都是不可知论者,尽管我小时候也上过主日学校,接触过基督教神学,但从未有人要求我信教。父亲认为我应该对基督教有所了解,但他显然没有指望我会接受基督教。他很了解我的想法。我在主日学校里学到很多赞美诗,同时也强烈地意识到基督教信仰和上帝的荒谬可笑。从那时起,我读了很多神学著作(也许比一般的牧师读的还要多),但从未发现有什么理由能改变我对基督教的观念。在我看来,基督徒对上帝的膜拜是一种卑贱而非高尚的行为。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他应当被千夫所指而不是受万人敬仰。我在这个世界上极少看到所谓的上帝有多么仁慈。相反,在我看来,他的所作所为恰恰表明他是一个愚昧无知、邪恶残暴的家伙。说这句话,我无愧于良心,算是非常客气了,其实他对我本人还不错,但是我受不了他对其他人的残酷折磨。要我敬畏一个操控战争与政治、灌输神学又带来癌症的上帝,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不相信永生,也不追求永生。永生不过是卑鄙之人幼稚的一厢情愿罢了。基督教所谓的永生只不过是一种手段,用来报复世上过得更好的人。我不知道人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估计没什么实际意义。我只知道自己的人生经历非常有趣。即便在生活中遭遇挫折,也是一种乐趣。此外,挫折可以让人愈挫愈勇,这正是我最钦佩的品质。我认为,最高尚的人就是与上帝抗争并最终战胜上帝的人。我无意做世界上最高尚的人,死后我甘愿化为虚无。毕竟好戏终有落幕的时候。


路易斯·门肯


如何参与“评审团”?

 

我们希望你:

 

| 是一位认真的阅读者,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对西方哲学、哲学家与哲学史、生活的意义等话题感兴趣。


| 期待将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与更多人交流,甚至引领一种主张。

 

| 时间观念强,能够遵循我们的约定。

 

你只需要:

 

| 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你为什么想读这一套书,或者分享自己对西方哲学、哲学家与哲学史、生活的意义等话题的观点和看法

 

| 等待我们的回复。我们会尽快选取4位评审员,然后确认地址与联系方式,尽快将书寄出。考虑到篇幅和时间限制,每一位评审员会随机分配获得“威尔·杜兰特系列”(一套四本)的其中一本。

 

| 在两周内(从收到书之日起)将书读完,发回1000字左右的评论或读后感。

  

如果你被选中为当期阅读评审员,我们还将邀你加入“阅读评审团”微信群,让你遇到更多热爱阅读、认真思考的同路人。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一本免费寄送的书,换来这么多的要求,不值得呀。

 

但赠阅并不是“阅读评审团”的核心,我们所期待的,是让有意愿有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读者,有一个发表和交流的平台;是让那些原本灵光一闪、只有自己知道的思考,在鼓励和督促之下能够被文字所记录、被他人所阅读;是为了通过认真的讨论,让“热点”的潮水中多一些独立的、真诚的声音;甚至,是为了发现和培养新的书评作者,让我们以这种方式相遇,然后看到你从此不断成长。


你,来吗?记得在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