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刘洋)教育新基建如何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是什么?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如何?今天(86日)下午,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数字教育专场活动上,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在致辞中表示,推动教育新基建要跳出技术的逻辑,从教育生态构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去勾勒发展蓝图。

 

8月6日下午,在教育专场活动上,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分享了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接入率达100%

 

教育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信息化为主导,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今年7月,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教育新基建的内涵和范围,提出了教育新基建的重点方向。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速迭代,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传统教育生态不断受到冲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已然开始雷朝滋表示,推动教育新基建,将加快技术的演化和发展,在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上发挥加速器的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下的教育教学变革。

 

雷朝滋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95.2%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水平大幅提升,建设基础教育教材配套资源5000万条,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3个,高等教育上线慕课3.4万门,学习人数达5.4亿人次。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省级平台全部接入体系,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数量超1亿个。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实现全国所有学校“一校一码”、师生“一人一号”,提供在线政务服务超5800万次。

 

雷朝滋表示,当前,新冠疫情的危机还未解除,仍存在多地局部暴发和零星散发的情况。推动教育新基建,将抓住大规模在线教学的机遇,促进学校教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的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新基建将补足现存短板

 

同时,雷朝滋指出,教育信息化保障水平距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有差距。

 

比如,部分地区网络和平台支撑能力不足,难以应对高频访问的要求,在疫情期间大规模在线教学时出现网络拥堵、平台瘫痪等问题。部分单位信息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信息系统数据未实现共享,产生了数据孤岛,造成重复填表等问题,对师生造成了负担。部分单位信息化支撑教育改革的能力不足,数字资源缺乏管理、质量参差不齐、使用效率不高。信息化教学设施缺乏运维,老旧设备得不到有效更新。部分单位安全保障能力存在短板。少数信息系统(网站)未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落实防护措施,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雷朝滋认为,这些问题是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要在迭代更新中予以解决,这为推进教育新基建指明了方向。

 

雷朝滋透露下一步,将加强对地方的统筹指导,以提升网络保障水平、推动平台整合共享、优化资源供给服务、指导智慧校园建设、鼓励探索创新应用和强安全保障能力六个方向为重点,扎实推进教育新基建落地见效。

 

比如,推动各地加快教育专网规划建设,实现中小学固定宽带网络万兆到县、千兆到校、百兆到班;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数字教育资源和教学工具,提供精准的资源服务,加强资源备案、流动、评价的全链条管理,提高资源监管效率;增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及时过滤不良信息,保障师生绿色上网等等。

“教育新基建是面向未来的,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雷朝滋表示,这个支撑体系将助力破解教育均衡、家校协同、师生减负等教育难题,推动教育模式变革、流程再造和生态重塑,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创造人才。因此,推动教育新基建要跳出技术的逻辑,从教育生态构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去勾勒发展蓝图。


新京报记者 刘洋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