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解封,解封。8月24日零时,北京朝阳区望京街道国风上观、国风北京小区正式解除封控管理。自此受本轮疫情影响的朝阳全区封控管理场所全部清零,北京封控小区也都清零。历时1个月的战“疫”,北京重回“全域低风险”的局面。

 

之前是该封就封,现在是应解尽解。贯穿“封控”与“解封”之中的,是防疫一盘棋的思维,是“最快的速度、最严格的措施、最果断的行动”彰显的决断力和执行力。毫无疑问,北京能快速阻断这波多点发生的疫情,再次验证了首都科学精准防疫模式的有效,也体现了各方在战“疫”事宜上的“上下同心”。

 

“清零”二字重千钧,毕竟来之不易。而越是来之不易,越要好好珍惜。由此而来的要求就是,解封不解防,放开不放任,要慎终如始、善作善成、备预不虞,而不能认为清零就可以鸣金收兵,认为解封就能够“马放南山”——清零不是防疫的终点,而是在总结复盘中提升防控能力的新起点。


▲北京望京国风社区的居民庆祝解封。新京报记者 王飞、吴婷婷 摄


解封不解防,听起来似乎是疫情发生以来的老调重弹,但重要的话说上300遍都不为多。在全球疫情形势仍很严峻、国内散发疫情动辄反复的背景下,“解封不解防”该嵌入各个防控主体的防疫思维中,进而体现于从严从紧从实的防控行动中,切忌“嘴上说要严防,身体却很松懈”。这轮疫情在全国多地的蔓延扩散,就是最直接的警示。

 

解封不解防,自然需要跟“久战”之后的懈怠情绪作战。从疫情最早发生到现在,尽管尚有局部反弹,但既有的疫情防控成果难免让很多人产生麻痹心理,认为最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防疫心态也经历了从“紧”到“松”的切换。

 

但需要明确的是,防疫首先要防的就是意识上的麻痹。疫情风险并没有过去,该绷紧的防疫之弦还得绷紧,别在该“提气”的时候选择了“松气”。毕竟,任何懈怠都可能成为病毒趁虚而入的空子,唯有意识不解防,才有病毒不破防。

 

解封不解防,还得落在“四方责任”的压实上。紧不紧,凭执行;松不松,看行动。现实已一再告诉我们, 防疫就是“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而要“用力撑”,就需要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多方各尽其责,用主体责任落实去夯实群防群控的防线。这其中,基层干部、网格员、志愿者要把工作做得更细一点,各单位和个人也要把测温扫码等情况落得更实一些。在防疫常态化语境中,测温、验码、戴口罩、一米线等防疫要求,绝非多余。


▲国风社区解封后,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走出社区。新京报记者 王飞、吴婷婷 摄


每个人、每家单位,都是疫情防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点”,由点到线再到面,会呈现出嵌套结构和强整体性特征。疫情防控,容不得一方责任的“掉线”或“下线”——针眼大的窟窿可以透过斗大的风,在传染性增强、致病性高的德尔塔病毒面前,更是要防蚁穴之溃与细节之失。尤其是在有着超2000万人口、又是国内国际重要交通枢纽的北京,这方面的工作更得做实做细。

 

可以看到,那些已解封小区也普遍开启了“不解防”模式:房山区的两个小区解封后,全体居民仍需继续做好7天健康监测,社区会用小程序每天定时向居民群里推送健康监测表;朝阳相关小区解封后,街道发布的“致居民的一封信”中也明确解封不解防,防疫措施还将严格实施。

 

说到底,封控区域清零,不等于疫情风险已经归零、防疫意识可以清零。防疫成果需要被巩固,而不是在懈怠中遭反噬。也只有将“解封不解防”切实落到实处,才能将首都抗“疫”防线筑得更牢,让人们的生活更有序更安心。

 


特约评论员 | 京客(媒体人)
编辑 | 李潇潇
校对 |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