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王卡拉)继披露归母净利润(考虑可转换债券)预计下滑幅度约180%-190%后,东阳光药8月24日晚又发布补充公告,预计报告期内亏损4.94亿元至5.56亿元。高度依赖可威(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胶囊)的东阳光药,是否还有新的发力点助推业绩增长?


2020年1月2日开市以来,东阳光药股价已累计下滑75.79%,尽管一度在1月21日涨至历史最高26.947港元/股,此后又震荡中一路下滑,至8月25日收盘已经跌到5.28港元/股。


核心产品可威销量大幅下滑


8月20日,东阳光药披露,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叠加流感高峰季,终端医院对可威备货较多。新冠疫情暴发后,终端医院患者人流量急速下降,处方量也随之下降。去年至今,可威始终处于去库存阶段。


奥司他韦是国家卫健委建议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一线治疗方案。2002年,罗氏原研药“达菲”(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在国内上市。2005年H5N1禽流感全球暴发,世界各国订单大幅增加,罗氏制药产能供应不足,承压放开专利授权,上海医药子公司上海中西三维制药和东阳光子公司东阳光药先后获得该药在中国的专利授权许可。


2017年,可威已占到奥司他韦整体销量的96.1%,如今占比依然达到约90%。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以及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奥司他韦合计销售额超65亿元。


作为东阳光药的核心产品,可威也是最主要的业绩贡献品种,2019年、2020年,可威颗粒/胶囊的销售额合计分别为59.33亿元、20.69亿元,占总营收比分别为95.4%、88.1%,大幅下滑近40亿元。


对于东阳光药而言,面临的危机不仅是疫情所带来的影响,还有新晋对手的威胁。东阳光药的母公司在2019年年报中坦言,磷酸奥司他韦化合物相关专利已于2017年到期,多家公司相继提交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及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的上市申请,一旦获批会对可威系列带来冲击。


今年7月28日,博瑞医药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获批;8月16日,石药集团的奥司他韦胶囊仿制药上市申请进入审批阶段。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显示,国内还有包括科伦药业、苏州二叶制药等20家企业递交的奥司他韦上市申请在排队等待审评,涉及奥司他韦胶囊剂型和干混悬剂新剂型。


东阳光药也在积极开发新剂型,已递交的奥司他韦干混悬剂上市申请正在审评审批中;缓释片剂型已获批临床试验。业内认为,4种剂型的奥司他韦有利于加强东阳光药对市场份额的掌控力。


加大研发投入,后继能否给力?


东阳光药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尔同舒(苯溴马隆片)、欧美宁(替米沙坦片)及琳罗星(盐酸莫西沙星片)也被列为核心产品,但当年销售额分别只有1.03亿元、5245万元、4481万元,分别占总营收比例为1.7%、0.8%、0.7%。2020年,尔同舒、欧美宁销售额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分别为9450万元、2752万元,琳罗星销售额下滑至1516.1万元,跌出核心产品名单,由销售额2719万元的奥妙美沙坦酯片顶替其位置,该销售额占当年总营收比为1.16%。


相比可威,上述产品的销售额微不足道。东阳光药亟须其他核心产品来支撑业绩,以摆脱高度依赖单品的局面。2020年,东阳光药在研发上的投入达到10.14亿元,同比增长523.5%,占总营收额的比例达到43.18%。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下半年至今,东阳光药有多款药品相继获上市。其中,今年以来已发布5个药品获批上市公告,涉及品种分别为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恩他卡朋片、非布司他片、利伐沙班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均为仿制药。


除仿制药外,2020年12月,东阳光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磷酸依米他韦胶囊正式获批上市,与索磷布韦片联用,治疗成人基因1型非肝硬化慢性丙型肝炎。该药将成为东阳光药在抗丙肝治疗领域的主打产品之一。在东阳光药看来,磷酸依米他韦胶囊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另外,东阳光药自主开发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及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的生产注册申请也在今年一季度先后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东阳光药预计,在2022年或之前上市5个抗病毒及抗感染药物、12个内分泌代谢类药物以及19个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等治疗领域药物,形成以可威为核心产品的“一核多星”型产品组合。但仿制药产品能否在众多竞争者中胜出,为东阳光药贡献更多业绩,还是个未知数。创新药能否在同类型竞品中打开市场,也需静待时日观察。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