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其长期从事绿色交通、交通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他认为,骑行是我国绿色交通发展的特色优势,要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电动车的利弊。


对于电动车上楼充电的问题,杨新苗认为,要限制这种行为,但更要提高电池质量,从根本上确保安全。在电动车的发展上,可以探索走自行车化的路线,采用更轻、更安全的助力自行车。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和他骑行所使用的助力自行车。受访者供图


要用科学的眼光分析电动车的利弊


新京报:你认为电动车和自行车的关系是什么?它在整个交通体系中应起到怎样的作用?


杨新苗:两轮车交通是我国城市交通的主要方式,骑行是我国绿色交通发展的特色优势。自行车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和喜爱,被认为是绿色、低碳的出行选择。


但电动车却没有得到一致和普遍的“认可”,就连专家们的看法都不一致,既有同情电动车的交通环保专家;也有了解譬如电池着火和电动车交通事故等更多情况后,从而非常不喜欢电动车的安全工作者。


因此,要用科学的眼光分析电动车的利弊。再加上这些驾驶者没有接受机动车驾驶人那样的安全训练,安全意识普遍薄弱,进一步加剧了危险性。


新京报:今年11月,北京市超标电动车过渡期政策将结束,大量的超标车将被限制上路,你怎么看待新老国标的调整?


杨新苗:其实与老国标相比,新国标对于车身重量的限制反而放宽了。原来的电动车国标规定的车重上限是40公斤,而2018年实施的新国标,把车重上限放宽到了55公斤。但从国际上看,欧美日的电动车标准普遍在降低重量。


近20年来,人们用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哪样不是越来越轻便?反过来要变重的,确实应该被重新审视。我国长三角城市已率先完成了新国标的转化,城市的电动车,不光是变重了,还呈现出摩托化的趋势,骑行也得戴上安全头盔。


应用技术提升电池安全性 从源头消除充电安全隐患


新京报:目前很多小区没有充电桩设施或不能满足需要,老旧小区飞线充电更是十分严重。你认为现阶段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杨新苗:两轮车的充电安全问题亟须解决。应急管理部和各地城市政府长期不断地在做工作,力图提升充电安全水平,取得了不少成绩。从8月1日起,《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正式实施,电动车禁止上楼充电、停放,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安全。


但是,我们不光要解决使用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否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源头上防止电池着火带来的群死群伤,需要通过技术的进步去提升电池的安全性。事实上在冬季零摄氏度以下的低温天气,在露天环境给电动车充电,也容易发生电池起火和爆炸。


新京报:现仍存在电动车非法改装现象,这是否意味着标准有问题,才使得市民选择改装?


杨新苗:经过20年的努力,出一个电动车新国标,非常难能可贵。在新国标中,出于安全的考虑,将电动车的最高设计时速定为不超过25km,这毋庸置疑,是正确的。


但电机功率从250瓦提高到了400瓦,电机功率大,自然就能开得更快,加上车重55公斤的上限,意味着可以装载更大容量的电池。这些车辆其实具备骑得更快的硬件条件,更有改装的可能,而使用电动车的市民也希望车能骑得更快,因此,电动车的改装市场就应运而生了。现阶段,要想限制改装只能依靠加强监管了。


希望有关部门推广使用助力自行车


新京报:市场上还有一种特殊的“助力自行车”,让骑行更省力,但占比较少。它跟电动车有什么区别?


杨新苗:听说国外的“电动车”和我国普遍使用的“电动车”有显著不同,我就让别人从网上买了一辆二手的日本助力自行车。用完后我发现,我国的两轮车分类有问题。


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在两轮车的分类中,除了自行车、电动车外,还应该有一类是助力自行车。助力自行车和两轮电动车有着显著不同,必须要脚踏起来才能前进,电机只是提供额外的助力,让骑行变得更轻松。


助力自行车是学名,也可以简称为电踏车,也有叫做智慧电单车等。它是使用动力辅助系统,实现人力与电力混合输出,带动车体前进,继承自行车优良骑行习惯的轻型交通工具。


助力自行车相比电动车更轻,它自重只有15公斤左右,可以承担上百公斤的人货重量。一方面解决了使用超标电动车的安全隐患,一方面比传统自行车更舒适便捷,节省了人力。


新京报:我们能用助力自行车替代电动车吗?


杨新苗:助力自行车在目前的市场中还不是很受欢迎,公众的认可度并不高,但其实它更安全也更绿色低碳。根据我国商务部的出口数据,以及助力自行车出口企业的突出表现,欧洲消费的助力自行车中,有一半是我国企业生产的。


期望有关部门能进一步推动助力自行车的标准完善、丰富,并积极落地推广这样的出行方式。在国际上,像是纽约、东京、巴黎、伦敦等城市都有公共助力自行车,像北京这样的骑行城市,结合各自需求,应推出公共助力自行车服务标准。


助力自行车和自行车相比,骑行的行为和特征是一样的,非机动交通的主体和方向是骑自行车,也更加符合我们国家现在的道路情况。在我们国家刚刚出现电动车时,行业内曾有过争论,“电动车是应该自行车化,还是应该重型化、摩托化”,最后还是选择了重型化、摩托化的路线,很多问题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


骑行是我国绿色交通发展的特色优势,要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电动车的利弊。

 ——杨新苗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