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下的有关公益项目涉嫌违规套捐,公益平台回应称该项目暂停筹款。图/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9月7日,某平台99公益日开始的第一天,一起慈善筹款就引起了争议。

 

事情起源于一张网络截图。微信昵称为“明明”的账号发朋友圈称,“捐1000元的发证书和截图,联系我报销,又做公益又报销”。“大家捐了发截图给我,统一建群报销”。

 

这项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下的“不要烫伤我的童年”公益项目被投诉,涉嫌在某公益平台违规套捐。9月6日,该公益平台称,已暂停其筹款,冻结相关配捐和激励,并交由主管部门调查。

 

随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布声明,表明基金会“坚持合规、公正、透明、诚信开展慈善募捐的原则,从未发生过动用资金套取平台配捐的行为。”

 

为何这短短的一条朋友圈,激起如此巨大的水花。那是因为这里戳中了人们敏感的神经:这样的筹款方式,挑战了人们对慈善诚信的信念。


▲9月6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针对争议项目发布调查声明。图/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公众号


“报销”让慈善变了味儿

 

事情的大背景,是9月份某公益平台发起99公益日,对慈善捐赠提供了达10亿元的支持,希望通过这笔资金激励刺激,带动社会更多人养成参与慈善募捐的习惯,带动更多人的慈善意识成长。如有人为慈善项目捐赠,该公益平台会随机配比一定金额,提高慈善项目最终筹款资金。

 

公益平台通过企业的支持配捐,可以放大每一次捐赠的效果。国内的慈善发展还很初期,需要有公益心的平台来带动,引领慈善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不过,如何更有效地借助平台的配捐支持,为慈善事业加力?一旦筹款行为目标定在快速追逐更高筹款,筹款动作中还能否坚守慈善的伦理?这些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如同引发本次事件的行为,当事人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突出的内容不是号召呼吁每个人关心爱护烫伤儿童,而是非常直白的表达,这个捐赠不需要参与者有实际的付出,最后会有人“报销”。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平台的“配捐”。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不要烫伤我的童年!”项目海报。图/微公益


从事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当事人表示这笔钱确实来自于她个人,并非虚假走个账。而是因为平台对个人捐赠限额的规定,所以需要更多人的账号来充当水军。

 

从善意理解的角度,我们假定这次朋友圈的募捐,初心是为了帮助到更多的人。但这个善意的初衷和结果,无法改变行为的争议。

 

为了快速达成扩大筹款数量的效果,涉事人员发布的信息中并没有陈述清楚项目的本意,更多突出“免费”和“配捐”两个刺激性因素。参与捐赠的人没有真实的付出,就能够得到一份捐赠证书,并帮助当事人得到更多平台配捐。这就让整个事情变了味儿。这是慈善还是套路,是否还是可以信赖的慈善?

慈善更要珍视诚信的价值

 

一个慈善筹款的行为,在没有确定是否违法,是否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却因这个行为本身所传递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给人投机取巧甚至作弊的感觉。其象征意义伤害了慈善的诚信,最终引发这条朋友圈被人举报,公益平台给出严厉的惩罚,涉事单位给出严肃的答复。

 

后续这一系列动作也看得出来,整个慈善行业对于筹款伦理有着一条默认的底线。道德伦理,看起来虚无缥缈,但总在冥冥中调节着人们的行为。

 

慈善募捐的组织者,毕竟不能守株待兔,坐等善心人捐赠,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行为,感召、促进、激发、动员更多人对慈善活动产生兴趣。

 

这次筹款争议带来的反思,就是激发动员的过程,要守住慈善行为的底线,时刻珍视诚信的价值。

 

慈善因为诚信而温暖,因为温暖而吸引人。守住慈善的初心,就需要守住慈善筹款的伦理。无论另一端的诱惑有多大,慈善筹款还是需要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为世间留住这一份宝贵的温暖。


特约撰稿人 | 姚遥(公益人士)
编辑 | 徐秋颖
实习生 | 耿心玥

校对 |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