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陈璐)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李杏种质改良团队与桃种质资源团队联合破译了中国李高质量基因组,并于9月2日将其研究成果发表于《植物学杂志(The Plant Journal)》上。

 

中国李高质量基因组的破译,意味着中国李重要经济性状改良得到遗传学基础的奠定。论文第一作者黄振宇博士介绍:“得到基因组信息之后,我们后续再去定位、发掘中国李的关键性状相关基因等等都需要用到这个序列的信息,这是我们顺利开展遗传学分析和基因定位等工作的先决条件。”

 

黄振宇介绍,此次关于中国李高质量基因组的破译从设想到试验完成,历时整整3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研究团队准备中国李的根、茎、叶、花、果实等样品,提取高质量DNARNA,进行高深度测序,将得到的初始数据进行多轮组装校正,最后破译出中国李高质量基因组,并对70余份中国李核心种质进行高深度重测序,再分析其群体遗传与进化特征,黄振宇说:“我们目前获得的结果为深度解析中国李的基因组变异规律、优异基因发掘及分子辅助育种体系构建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是世界上商业化栽培最广泛的李种之一,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其适应性极强,在我国南至广东省、北至黑龙江省,均有大面积栽培。黄振宇指出,团队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选育出具有优质、抗病、广适的中国李。“与欧洲李常被用来深加工不同,中国李更多的经济价值在于鲜食,我们按照功能性来进行不同方向的研究。”

 

新京报记者 陈璐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