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IC photo


今天是我国第三十七个教师节。多项研究表明,拥有良好心态的老师,不仅能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更能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然而,随着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极易被忽视。


在教师队伍中,女性占据很大比例,她们扮演的角色更多,压力更大,在抑郁、焦虑这些情绪障碍上发病率高于男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主任医师曹燕翔曾建议,女性教师可以从自己和亲属的角度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例如探索自己的心理、行为习惯是否符合常态;在日常生活中与家人一起观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是否出现睡眠问题,如入睡困难、早醒,食欲不佳、记忆力下降以及明显的躯体不适(检查未发现具体的躯体疾病)等。曹燕翔提醒,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才是最佳选择。


在缓解不良情绪方面,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李方玲认为,老师们不仅要预防生理疾病,更应适度宣泄,排除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这里,李方玲介绍了以下几种宣泄方式。


哭泣宣泄


哭泣是一种直接的疏泄方法。肝在液为泪,泪液的流淌排放,可以促进肝主疏泄的功能,调理气机,使肝气条达舒畅。现代研究表明,伤心的眼泪中含有两种神经传导物质,亮氨酸脑啡肤和催乳素,它们分别与人的紧张情绪和体内痛感的麻痹有关。


倾诉调节


精神乐观可对抗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消极情绪,能促进人体生理功能。每个人的性格各有不同,可以在生活中通过锻炼、陶冶逐渐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此外,还可以与朋友聊天,将心中的委屈、压抑、苦闷、焦虑等情绪倾诉出来,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


运动调节


运动是一种很好疏泄情绪的方法,适当的休闲和体育运动可以缓解患者的压力、焦虑、抑郁。生理学研究表明,运动可促进大脑分泌愉快素(内咖肽);汗水排泄不良情绪分泌的激素。比如球类活动,既有运动,又能通过击打宣泄郁闷,是比较适宜的运动方式。


避免久坐


《预防医学报告》发表一项研究表明,如果每天减少坐1小时,将其用于睡眠,可降低心理不适和工作热情下降的概率。研究发现,工作日的时间分配和心理健康有显著关系:睡眠时间越长,心理压力越低,工作倦怠风险降低59%,效率提高。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