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根结线虫是一种危害重、防治难的农作物寄生虫,多年以来,如何加强防治一直是植保领域的难题之一。近日,记者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该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病害防控创新团队通过研究,揭示了南方根结线虫的寄生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新植物学家》上。

 

据团队成员谢丙炎研究员介绍,根结线虫是一类专性活体营养型寄生虫,主要寄生在地表以下的作物根部,其寄主广泛,种类繁多,是农业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当前,根结线虫的防治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但在田间应用存在见效慢、经济效益低、防治效果差和污染环境等弊端。种植抗病品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抗性基因缺乏、商业化应用的抗病基因不耐高温、抗病机理不透彻及毒性群体的出现制约着分子育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因此,解析根结线虫与宿主互作的分子机制,阐明根结线虫的致病机理,能够为寻找防治根结线虫的新靶标并制定新策略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通过研究,科研人员发现,南方根结线虫体内的一种凝集素类效应蛋白,在寄生过程分泌到植物组织中。凝集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中的非免疫来源的糖结合蛋白,与各类细胞发生作用。

 

南方根结线虫体内特定的凝集素类效应蛋白,会在体内和体外抑制过氧化氢酶活性,而且调节植物中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推测,这不仅帮助南方根结线虫逃避宿主免疫反应,还可能参与取食位点的建立和巨大细胞的形成与维持。

 

据介绍,该研究丰富了对根结线虫效应蛋白功能的认知,为解析根结线虫与宿主互作的分子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资助。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