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记者今天(9月15日)获悉,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赛时将应用212辆氢燃料电池车,用于客运服务,助力零排放无污染。赛后,这些车辆将用于区内、与市区连接的公交服务用车。


9月14日,北京市经信局举行“十四五”高精尖规划创新型产业集群-氢能媒体交流会。在大兴氢能产业园区,记者看到了即将服务北京冬奥会的氢燃料电池车。


据北汽福田电池系统工程师王枫介绍,这是为冬奥会示范运营研制的一款9米燃料电池客车,该车采用了80kW燃料电池发动机,全气候耐极寒的动力电池,无动力中断的双电机驱动系统。车辆具备全气候、高环境适应性、低能耗、零排放、无污染的特点。


车内一共有6个氢瓶,可以在延庆加氢站“补给”,10-15分钟即可加满氢气,整车可以实现500公里左右的续航。“车辆已经过了去年冬天、今年夏天高温高寒的验证。”王枫说,车辆将为冬奥会提供服务,由于延庆赛区冬季气温低,去年的冬季验证是在海拉尔进行的。实验证明汽车可以达到零下30摄氏度启动、零下40摄氏度存储的性能。


根据日前发布的《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北京将依托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工程。应用燃料电池汽车,在延庆等山地赛区承担观众或工作人员的运送服务。延庆赛区赛时燃料电池车的客运服务应用规模212辆,赛后车辆用于区内、与市区连接的公交服务用车。


2023年前,北京将实现氢能技术创新“从1到10”的跨越,培育5-8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减少碳排放100万吨。交通运输领域,力争建成37座加氢站,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


背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窗口期已经形成


氢气具备来源广泛、清洁高效和应用场景丰富等多项优点,被认为是清洁多能的二次能源载体。发展氢能产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窗口期已经形成。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北京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将其纳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的“绿色能源产业”。


《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氢能产业相关企业、机构数量约150家。2020年,北京氢能产业实现产值约30亿元,总体处于中试到产业化过渡阶段。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