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某二手车交易市场的查验通道。 图/新华社


近年来,为加快二手车流通,国家取消了地方性二手车迁入限制性政策。有关方面也出台多项政策,允许二手车交易市场代为行使了税务局的开票、车管所的过户等行政权力。然而,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对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的线索进行核实后却发现,有的交易市场凭借这些行政权力,向办理相关业务的个人、商户捆绑名目繁多的“增值服务费”,形成垄断。
 
众所周知,汽车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支点,而二手车消费又是其中一个亟待挖掘的潜力市场。为此,早在2019年,国家多部门就联合发文要求,取消二手车迁入限制性政策,规范交易环节收费,下放开票、过户等行政权力,加快繁荣二手车市场。但从社会反馈和督查组核实的情况看,一些地方的执行状况显然不容乐观。
 
以收费为例,一些地方车辆交易市场根据车值收取200元至960元不等的交易服务费,但是不同收费得到的服务并没有差别,甚至部分交易市场还把“拆牌费”列到了交易服务费之中,即便是自行拆除旧车牌,也照收不误。

而根据山东省有关部门的价格审批,只有反光号牌、机动车临时号牌等有收费依据,这些项目总计仅140元。显然,根据车值收取服务费,明显违背了相关规定,属于“师出无门”的乱收费。
 
看似几百元的乱收费似乎之于二手车的交易价格不算高,但其危害性不容低估。一方面,没有依据的收费,哪怕是一块钱,也是乱收费,不该收的坚决不能收;另一方面,相较于新车市场,二手车消费更讲究性价比,消费者对于价格更为敏感,动辄雁过拔毛滥设滥收“服务费”,不仅增加了不合理的消费成本,也容易影响消费者对于二手车市场的整体信任度。
 
事实上,与国外相比,中国消费者对于二手车消费热情一直有待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交易市场的规范程度信任不足。这里面除了车况等信息透明度不高,收费上的不规范、不诚信,也是重要因素。
 
近年来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就是要消除这些痛点,整体提升市场交易规范程度,以改变社会对于二手车交易“乱”的印象。以此而言,这次曝光的乱象可谓是对于改革红利的截流,各地监管部门理应加大针对性地监督、执法,真正把红利送到消费者手中。
 
当然,这方面也需要顶层设计上的与时俱进。目前的《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二手车交易规范》都系十多年前的立法,确实有必要尽快完成修订更新。
 
总之,搭车收取“服务费”,把便民初衷歪唱成“特许经营”,设置限迁“玻璃墙”等乱象,都与当前国家推动二手车市场发展的大趋势相拂逆,是时候加大清理力度了。只有及时清除这些“拦路虎”,二手车市场才能真正繁荣起来,成为撬动内需的新支点。

特约评论员丨宇行(媒体人)
编辑丨徐秋颖
校对丨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