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9月28日,“园说Ⅲ——文物中的福寿文化与艺术特展”作为颐和园博物馆的首展在颐和园拉开帷幕。展览展出286件/套福寿文化题材的国内文物及外销文物,将持续至2022年1月8日。


展览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办,以“园说”系列展览,向公众进一步展示中国园林文化的深刻内涵。展览分为“福寿绵长”“寿山福海”“福寿万象”“福寿满堂”“福寿攸同”五个部分,地点分别为颐和园博物馆(原文昌院)与德和园扮戏楼展厅。


游客观赏“园说Ⅲ——文物中的福寿文化与艺术特展”。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


园说Ⅲ展品时间跨度四千余年,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跨越至民国时期,包括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西周青铜器、汉代瓦片、唐代铜镜、宋代瓷器,以及明清时代的家具、器物、字画,还有从唐代开始的外销瓷器,全面追溯了福寿文化的历史渊源,展现了福寿文化的内涵。


记者在现场看到,山西博物馆馆藏的格仲簋、首都博物馆馆藏的白釉珍珠地“齐寿”瓷器枕等文物,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服务管理处处长缪祥流介绍,展览特别向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馆等18家单位借展文物145件,涉及8个省市,文物数量丰富,是一个融系统性、原创性、学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特色展览。


值得一提的是,重点展品增设二维码,游客可扫码了解展品信息。颐和园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也将更新展览资讯,游客可线上观展。


颐和园博物馆今天正式揭牌。据颐和园党委副书记秦雷介绍,博物馆所在的颐和园文昌院已经对外开放了22年,是一个具有博物馆功能的园中之园。“今天正式更名为颐和园博物馆,不仅是名称的改变,也是对其发展定位、功能和服务标准提升的确定。”他说,未来博物馆将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提升,颐和园的文物工作者将向文博界学习借鉴、接轨和交流。


■展厅看点


在“福寿绵长”部分,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马场类型四大圈纹万字纹双耳瓮格外引人注目。这件文物出土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附近,距今已有3900余年的历史。文物造型为“瓮”状,淡淡的橙色瓮体中心绘制了“卍”字纹。据介绍,新石器时代“卍”字纹的产生主要是经由“蛙纹”演变而来的,也体现出先民向往“多福多寿”的思想萌芽。


第二部分“寿山福海”展览单元,由秦、汉的瓦件作为开篇。其中,秦代的母子鹿纹双鹿瓦当,瓦当正中为大小两只仙鹿。鹿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兽”,因“鹿”与“禄”同音,所以人们将鹿视为福禄的象征。整幅画面妙趣横生、动静结合,充分体现了秦人工匠精湛的技艺。


另一件汉代“飞鸿延年”瓦当展品,瓦面正中是一只“鸿鹄”,也就是天鹅。这只展翅飞翔的天鹅洒脱奔放,仿佛在翱翔中大声鸣叫。此外,在它夸张的长颈两侧分别雕刻有“延” “年”二字。二字呈方形,与十字型的天鹅交叉排列,体现出对称稳定的画面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延年益寿的渴望。

 

在“福寿万象”展览单元,展出的清代紫石雕“海屋添筹”人物故事紫檀嵌牙插屏,是件海外回流文物,不仅文物价值高,所承载的历史意义更大。在这件屏风的主体上,工匠采用浅浮雕的手法,刻画出深浅不同、过渡自然的山峦、楼阁、仙鹤与神仙。同时,紫檀木制的边框与底座雕满了卷草纹,在下方还能看到镶嵌有象牙雕刻的三条卷草纹龙,烘托出紫檀屏风深沉稳重的皇家风范。


据介绍,插屏还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1860年,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遭到英法联军的破坏并被掠走大量珍宝,这件插屏落在了一名叫哈丁的军官手中,从此一直在其家族中代代相传。1975年,哈丁家族的后人——哈丁女士经过数次辗转,终将这件文物捐还给了颐和园。


第四部分“福寿满堂”展出慈禧手指画,这幅书画作品是慈禧太后51岁时用手指画出的菊花图,指画就是用手指和指节、手背代替画笔作画,用这种方式画画,更能体现出作画人高超的绘画水准。同时,这幅图使用反向拓印的方法,将原本的图案的留白用朱墨填满,原图的图案就成了这幅图的留白。


第五部分“福寿攸同”位于德和园扮戏楼,主要展出“海上丝绸之路”之中的外销瓷器、珐琅器、银器与折扇等带有中国古代的福寿文化相关文物。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