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狂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作,病死率几乎100%。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狂犬病在全球150个国家流行,每年导致5.9万人死亡。狂犬病虽然不可治,但如果正确预防,也是几乎100%可预防的传染病。


2021年我国已进入狂犬病防控的新阶段,同时今年9月28日也是第15个“世界狂犬病日”,主题为:知真相,不恐狂。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狂犬病防控工作,监测数据显示,人狂犬病报告发病数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持续下降,2020年全国共报告人狂犬病病例202例,波及143个区县,较高峰2007年的3300例和984个县区分别下降了94%和86%。我国狂犬病病例呈现“三多”的特征:农村地区病例较多,农民占病例总数的65%以上;男性病例数约为女性的2倍;15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


虽防控成效显著,但我国距离完全消除犬传人狂犬病尚有一段距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主任医师殷文武介绍,由犬引起的狂犬病约占95%,全国每年被动物致伤进行狂犬病预防处置的人数超千万,每年接种人狂犬病疫苗、注射免疫球蛋白和伤口医疗处置的费用超过70亿元。狂犬病的流行不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且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严重的心理影响。


世卫组织相关研究表明,一个地区的犬免疫覆盖率达到70%以上,可有效阻断狂犬病传播。“给动物接种疫苗,既是对动物的保护,也是对公众安全更为长效的保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创伤救治中心副主任王传林强调,消除人狂犬病,动物免疫先行。


我国于今年5月1日正式生效的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亦加强了犬只饲养管理,该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单位和个人饲养犬只,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凭动物诊疗机构出具的免疫证明向所在地养犬登记机关申请登记。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


2015年,瑞士日内瓦召开全球消除狂犬病国际会议,定下“2030年前消除犬传人狂犬病”的全球目标。


王传林指出,要实现消除人狂犬病的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现阶段既需临床基层加强暴露后处置,也需让公众得到更多正确科普,因为狂犬病往往就是在忽视、不了解或心存侥幸中发生。一旦被狂犬病传播高风险的动物致伤,哪怕仅仅黏膜接触,均需进行规范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包括尽早伤口处理,接种狂犬病疫苗,必要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人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1个月-3个月,极少数短至一周或长达1年以上,正确做好暴露后的预防处置,几乎可100%预防感染。


9月24日中国疾控周报2021年第39期殷文武与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的署名文章也提及,消除狂犬病,需要政府的进一步重视,统筹规划全国的狂犬病消除,增加投入,加强监测体系。加强动物,包括野生动物的狂犬病监测,提高报告病例的实验室诊断率,继续做好狂犬病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风险评估;优先做好动物狂犬病防控,在继续常规做好犬的管理与免疫的同时,野生动物的狂犬病监测重要性更加突出,预防野生动物狂犬病向犬群扩散外溢,高风险地区犬的免疫率必须达到70%以上。


而科普同样重要,应宣传文明养犬、依法养犬,并完善流浪犬收容体系,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知识传播者,不断普及身边更多人认识狂犬病、了解狂犬病预防知识及救治方法,只有全社会足够重视,才能尽早消除人狂犬病,不让惨剧再发生。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