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畅)担心国庆假期无处可逛?国家博物馆可以成为目的地之一。

 

9月28日,“长城内外皆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中央文史研究馆建馆70周年书画展”接连在国博开幕。观众可在前一个展上了解祖国正北方“长城地带”的历史变迁和民族融合史;在后一个展上观赏齐白石、傅抱石的书画真迹。

 

如果心动,预约要趁早。记者搜索发现,10月1日至5日,国博参观名额都已约满。

 

内蒙古文物菁华展

陈国公主墓、元上都遗址出土精品文物亮相

 

本次展览分为“农牧结合的早期形态”“长城的修建与民族交融”“长城沿线多元文化的交融”三大单元,共展出240余件/套展品。其中,既有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乌兰察布博物馆等藏如“许季姜”青铜簋、“上郡守寿”铜戈、“晋鲜卑归义侯”金印、殡葬农作图以及陈国公主墓、元上都遗址出土的精品文物,还有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与之相关的文物精品,如“九边图屏”。


清代蒙古族科尔沁部妇女头饰、帽。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第一单元主要讲夏商周时期所谓“长城地区”农牧结合的早期形态。一般来讲,长城以北宜牧,长城以南适农。自全新世以来,气候的变化导致时农时牧成为这里主要的经济社会形态。从夏商时期开始,农耕与畜牧业区域的变化,使长城地带文化的多元性日益凸显出来。

 

第二单元主要体现战国至隋唐时期长城地带的民族交流和融合。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民族对中原诸侯的威胁日益增强,秦、赵、燕等诸侯国纷纷修筑长城。随着匈奴部落联盟的日益强大,秦汉两朝亦大规模修建长城,并不断完善其防御功能。但长城的修建依然无法阻挡双方的交流与交往,汉匈和亲、边关贸易、张骞“凿空”、东西交流等都无法避开长城两侧的汉匈双方。

 

第三部分的重点则是多元文化的交融。宋辽金元时期,中原宋王朝与北方割据政权并立,虽然彼此间有的设置了军事防御设施,但北方民族仿照中原王朝建制、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交往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入元以后,统治者采行汉法、实行行省制度;尊孔重儒,开科取士;畅行驿路交通、鼓励经济贸易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行,有效地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展览地点为国博北9展厅,展期3个月。

 

中央文史研究馆建馆70周年书画展

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名家作品与观众见面

 

展览共展出70年来中央文史研究馆和各地文史研究馆馆长、馆员和部分馆外书画名家的精品佳作184件。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央文史研究馆建馆以来各个历史阶段馆员书画艺术的最高水准,无论从时间跨度和空间广度,还是从画种、书体、风格、水平来看,都创下了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家群展之最,琳琅满目,蔚为大观。

 

齐白石的桃,陈半丁的牡丹梅花,刘奎龄的孔雀,萧龙士的墨荷,刘子久的牡丹鸳鸯,溥雪斋的兰草,梁崎的鹰,陈白一的工笔仕女,吴一峰、陆俨少、黄叶村、刘知白的山水和叶恭绰、章士钊、沈尹默、马一浮、谢无量、张伯驹、吴玉如、启功等文化名家的墨宝,都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精品。此外,展览还包括李苦禅、王雪涛、傅抱石、蒋兆和、李可染、叶浅予、陈少梅、黄永玉等文史研究馆以外的书画大家的作品,他们与文史研究馆有着许多密切关系,和馆员或为师生,或有传承。


齐白石1951年所创作的国画《桃实》。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本着以齿为序的基本原则,展览共分为大家之风、馆员遗墨、墨颂九如、丹青共美四个板块,分别展出馆内外书画大家、已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地方文史研究馆馆员和馆外当代书画家的作品。书法的楷隶行草篆各体,国画的人物、山水、花鸟,乃至版画、油画,无论工笔还是写意,无论巨制还是小品,都各得其妙。

 

此次展览位于国家博物馆南3、南4展厅,将持续至10月17日。

 

新京报记者 张畅 摄影记者 浦峰

编辑 冯雅君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