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环保人心中有一个特殊的日子,但从事大气质量监测的和从事环境保护执法的人,心中的“时刻”有什么不同?9月29日,在中宣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5位来自生态环境领域的优秀党员代表说出了他们心中特殊的“时刻”。


李云婷:新年交替的那两天最紧张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一直从事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的一线技术工作。2013年开始,为了对标新的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她和她的团队逐步建设完善了能够科学真实反映大气环境状况的北京市PM2.5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搭建了一套集成先进技术和团队丰富经验的空气质量分析预测系统。他们手握环境监测数据“指挥棒”,怀揣污染成因“定位器”,头戴预知未来空气质量的“望远镜”,这些年持续为北京市大气环境的评价考核、环保监管、污染治理和应急减排工作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2020年PM2.5年均浓度进一步降低,达到了38微克/立方米。她带到现场的展板,记录了从2013年到2020年北京市每一天的PM2.5空气质量,通过颜色对比,能够明显看到北京市PM2.5污染天数越来越少、污染程度越来越轻,优良天数越来越多。


说到“时刻”,李云婷最先想到的是每年12月31日到下一年1月1日这两天,“年底和年初是我们对上一年度空气质量进行盘点以及开启下一年度工作的重要时刻。这么多年下来,空气质量数据的变化一直牵动着我的神经,早年间的浓度跌宕起伏的时候,我感觉非常紧张,这些年优良天数屡创新高,我也感到非常欣慰和满足。”李云婷说,有很多在一线的环保人,每天都在为了每一微克的改善,日夜奋战在治污减排、监测执法的第一线。每一年的年终盘点是幸福,但对新一年的展望,也有空气质量继续改善的期待。


张昊龙:每年元旦既紧张又兴奋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重污染天气应对处处长张昊龙。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重污染天气应对处处长张昊龙,从2005年开始从事生态环境工作,目前主要负责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这些年,环保部门建立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管理制度,并且首次提出了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理思路,这些工作有力推动了污染减排,在治污减排的同时也鼓励了先进企业,达到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张昊龙说,每年元旦对他来说,都是既紧张又兴奋的时刻,有两个元旦在他心目中记忆犹新,分别是2018年1月1日的凌晨和2021年1月1日的凌晨,“这两个日子分别是‘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任务完成的最后一天、最后一小时空气质量数据出来的时刻。”


这两个数据出来以后,代表着“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任务圆满完成。“作为一名奋战在‘蓝天保卫战’一线的共产党员,我的初心使命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蓝天白云、良好空气质量的向往。所以我觉得,当这两个数据出来的时候,我没有辜负我的初心使命,并且更加坚定了我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念,以及完成下一阶段空气质量改善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刘相梅:去年春节首次接到疫情防控电话的时刻


生态环境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二级巡视员、应急准备处处长刘相梅。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生态环境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二级巡视员、应急准备处处长刘相梅,一直从事环境应急和执法工作。2002年她进入生态环境部工作时,人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能力还没有现在这么强。她和同事们经常要明察暗访,很多时候要驱车几千公里,时不时要连夜赶赴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像黄河流域、淮河流域、松花江流域的大型流域执法行动,重污染天气督查,她和同事们都是穿梭在污染企业中进行工作。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淇河污染事件、义马爆炸事故,连续100多天的新冠肺炎疫情调度协调都是他们的“战场”。


刘相梅想到的时刻,是2020年大年三十凌晨4点多的电话铃声,“是我的值班同事打来的,说有一个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急件需要处理,我和同事急忙赶到办公室来办理文件,其后就开始组建全国疫情防控调度联络群,一忙就是好几个小时,错过了与家人的团圆饭。但当时没想到的是,这样的忙碌一直持续了100多天。”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很多环保人都主动站在了“战斗”前沿,全国生态环境系统50万人次投入到疫情防控战斗中,百分之百收集、转运、处理医疗废物、医疗污水,“我想这就是生态环保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缩影。”


姚伟平:每年的“乌镇蓝”是他心中的时刻


浙江省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姚伟平。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浙江省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姚伟平说,桐乡是“两山”理念发源地、南湖红船起航地,桐乡更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


桐乡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鱼米之乡,更是一个工业强市。全市有固定污染源10250家,而他们局执法监管队员33人,相当于每一名执法队员要监管310家单位。“真的可以说力量有限,任务和责任无限。”姚伟平带领团队为解决跨界环境纠纷,连续90天驻厂巡查,为推进行业整治,连续83次召开协调会议,为建成污泥处置项目跑遍周边50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处置项目。


借助世界互联网大会,他带领团队在“数字环保”改革上大胆探索,先后完成了全国、浙江省多个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今天,我现场给大家带来的是这几年数字化改革的成果之一,也就是企业排污许可‘身份码’,该码主要挂在企业大门口,用于对外进行信息公开,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同时也是体现压实主体责任——‘持证守法’的一项工作表现。”


姚伟平说,他最先想到的时刻就是“乌镇蓝”。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刚刚闭幕,这是桐乡第八次承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可以说,八年来,世界互联网大会环境综合保障工作与互联网大会一样,一年比一年精彩。”每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时,乌镇蔚蓝的天空都给来自世界各国的嘉宾和记者朋友们留下深刻印象。而这份“福利”早已融入到全市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


伍华:被采矿毁坏的环境让人触目惊心的时刻


四川省凉山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党支部书记伍华。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四川省凉山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党支部书记伍华说,他家的门前有条江,叫做金沙江,屋后有座山,叫做大凉山,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四川省三大重点林区之一,也是全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和“中国水电第一州”,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我最先想到的,是一个让人触目惊心、至今难忘又发人深省的时刻。”伍华说,他的家乡凉山州冕宁县的牦牛坪稀土矿,是我国第二大、四川第一大轻稀土资源基地。上世纪九十年代,当他第一次走进牦牛坪稀土矿区时,被这片四川“淘金”之地的开采稀土热潮给震惊了,举目望去,漫山遍野全是矿洞,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度成为无序开采的典型代表。那一刻,他立志投身于环保事业的星星之火被点燃了,毅然决然改行报考冕宁县环保局,保护家乡的绿水青山。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有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冕宁牦牛坪稀土矿山终于进入了国家绿色矿山库,矿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可谓“青山绿水带笑颜”。


新京报记者 陈琳

见习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