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为)今年5月,紧邻冬奥场馆的五塔寺路启动环境整治和改造提升,添亲水码头、建林下绿道、增冬奥冰雪元素、进行人车分离改造。记者10月15日从海淀区获悉,11月20日前项目将整体完工,届时,一条以河为脉,点缀着冰雪元素的景观路将“焕新”迎冬奥。


为保障冬奥会重点地区环境整洁优美,海淀区以打造具有“冬奥氛围、海淀特色”的冬奥会优美环境为目标,对五棵松、首体及重点区域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全区的冬奥保障环境建设工作于2019年10月启动。截至目前已完成整体任务的90%,全部工程计划11月完成。


这些工程涉及解决五塔寺路通行条件差、慢行系统弱、道路设施破等问题,治理南长河滨河步道不贯通、冬季景观效果差、雨水直排入河污染等问题,综合提升沿线绿化景观缺失问题,增加运河文化、奥运文化特色的展现。


改造后的南长河首体段河道。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南长河首体段730米河道全线双侧慢行系统贯通


五塔寺路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的南长河北岸,因明代五座小型石塔坐落于此而得名。从地铁国家图书馆站东南口出站,不远就到了五塔寺路。五塔寺路全长只有870余米,路边流淌的大运河南长河却是京城水系游船的必经之路。长河游船经动物园、紫竹院,直达颐和园,在清乾隆年间被开辟为皇家避暑御用河道,慈禧太后曾多次乘船由此经过。“长河观柳”更是京城一大景观。如今,被夹在首都体育馆及首都滑冰馆这两处冬奥场馆之间的五塔寺路,又因2022年北京冬奥会而受到关注。

 

五塔寺路一直有着“临水”而不“亲水”的遗憾。南长河两岸修建了河堤护坡,生硬的护栏将一湾清水与行人隔断。被拦在堤外的行人多年来只能望水兴叹。今年5月,借冬奥之机,背街小巷五塔寺路正式启动环境整治,“亲水”成了重要改造目标之一。


海淀区水务局介绍,南长河改造项目在河道内建设约900立方米净水设施净化雨水,通过架设桥梁打造环形步道,联合五塔寺路改造工程,实现南长河首体段730米河道全线双侧慢行系统贯通。

南长河首体段730米河道全部整治一新。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改造后,三座小桥将上跨南长河,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别样景致展现在市民眼前。两岸修建10个景观码头,其中4处码头探出河岸,形成河上凌波的观景平台。昔日将行人与河水分隔的河道护坡,则被改为分级台阶,游人可从五塔寺路沿阶而下,到河边与水景“亲密接触”。


滨河步道、绿化都已改造完毕。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五塔寺路拓宽,告别“人车混行”,变身“亲水亲绿”景观路


五塔寺路是前往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和北京动物园西北门的主要通道,常因人车混杂而致拥堵。五塔寺路西段为双车道,宽16米。但越往东越窄,东段的路宽只有7米,如同道路的瓶颈。


此次改造,不光将东段道路拓宽,增加了专门的非机动车道,还在路边的开放式绿道中增加了一条人行步道。目前,首都滑冰馆南门至北京石刻博物馆门前道路两侧路缘石、人行步道,道路新青路面基碚,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绿化基本完工。


记者从海淀区城管委了解到,五塔寺路的环境整治及改造升级预计将于今年11月全部完成。届时,冬奥场馆周边将再添一条“亲水亲绿”的冬奥元素景观路。


首都体育馆周边,通过五塔寺路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实现水、路、绿三网融合,达到亲水便民、景观提升、文化赋能、生态环保的目标,构建集运河文化、传统冰雪文化、五塔寺地域特点于一体的绿色空间。


新京报记者 吴为 摄影记者 浦峰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