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每个出入口都设有防疫物品工作台。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摄

 

“相约北京”2021年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10月14日在首都体育馆开赛,这也是北京冬奥会的一项测试赛。对于时隔4年首迎国际赛事的首都体育馆来说,这不仅是对比赛场馆的一次大考,也是对防疫工作一次大考。本次测试赛按照闭环内、闭环外要求运行,整个场馆流线不交叉,分区不重叠,运动员有单独的流线。按照相关防疫要求,闭环内人员每天均需进行核酸检测。此外,防疫人员每天赛后都会在首都体育馆内选取10个点位进行气溶胶检测。

 

把防疫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作为北京冬奥会的测试赛,正在首体进行的亚洲花滑公开赛在防疫细节方面做足了文章。“我们是按照闭环内、闭环外的要求组织比赛,这是对我们的一个挑战、一个考验。”首都体育馆场馆群运行团队主任丁东称,本次测试赛把防疫工作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这也是运行团队在北京冬奥会前唯一一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全领域、全要素的测试机会。

 

按照要求,所有进入首都体育馆的人员,均需有行程卡绿码、健康宝绿码、全程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证明及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在场馆每个出入口,都设有防疫物品工作台,摆放了N95口罩、脚踏式洗手液、消毒湿巾等防疫物品。此外,场馆内还配备有多台可移动式自动消杀仪器,可对场馆的每一个角落进行消杀。

 

按照要求,不管是闭环内还是闭环外,进入首都体育馆的人员都必须佩戴N95或KN95口罩。有媒体人员戴着普通医用外科口罩进入场馆,马上就会有志愿者上前提醒需更换N95口罩。在看台上,志愿者也会不时举着“请佩戴好口罩”的指示牌来回走动,提醒参会人员戴好口罩。


结束比赛后,运动员下场进入等分区域后,也会第一时间戴上口罩。随后媒体混采区尽管是远程视频采访,运动员们也都按要求佩戴口罩。短节目后接受采访时,拉脱维亚选手丹尼斯对赛事防疫组织工作给予了肯定,“这里一切组织得都很好,大家都遵守规定,我从没见过防疫规定遵守得这么好的地方。”

 

场馆内有多台可移动式自动消杀仪器。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摄


每天选取10个点位进行气溶胶检测

 

作为北京冬奥会测试赛,2021年亚洲花滑公开赛采取闭环内、闭环外的形式运行。首体场馆群场馆运行团队防疫副主任赵成芳介绍,整个场馆流线不交叉,分区不重叠,运动员有单独的流线,休息区和比赛区域都在闭环内。运动员进入到比赛区域,有专门志愿者收集他们的个人物品,赛后第一时间也会提醒他们戴好口罩。

 

赵成芳介绍,为做好这次测试赛医疗服务,赛会安排了66名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并制定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赵成芳称,发现新冠疫情最主要方式是核酸检测和气溶胶检测,本次测试赛为此都做了充分准备。

 

按照要求,闭环内人员每天下午都会在首体和驻地酒店进行核酸检测,当天夜间便出检测结果。赵成芳介绍,首体和驻地酒店都设有隔离室,一旦出现阳性病例,会第一时间把相关人员带到隔离室等待相关复核。复核结果一旦为阳性,便将启动医疗程序,由120负压急救车运至定点医疗机构,并迅速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为做好突发处置工作,组委会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应急处置队员。一旦有突发情况,他们会进入到场馆、酒店,参与流调、密切判定等工作,“北京冬奥组委也成立了专家组,我们会第一时间向冬奥组委报告,冬奥组委专家也会来进行密接人群的判定和划定。”

 

据赵成芳介绍,为做好防疫工作,每天比赛结束后会在首体选取10个点位开展气溶胶检测,“疫情形势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严峻,我们按照防疫为大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防疫方案,做了大量的演练,确保测试赛和冬奥会取得成功。”

 

新京报首席记者 孙海光

编辑 韩双明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