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编辑你好:

见字如面。

我是一名目前大四在读的学生。我的问题是:很多问题,我都喜欢自问自答,这样好不好?

当我想要提问时,我都会先把这个问题问自己一遍,看看自己能否解答,看看能不能得到答案,如果自己能给出一个大致的答案,那么这个问题就不会问出口。本来这也没啥,只不过这样的情形多了,我就开始怀疑这是不是有点不正常。

比如专业课上,老师给出讨论题,我脑子会蹦出一些想法。但是随即我会结合以往学过的专业知识对这些想法进行回答,一般这些想法都会在脑子里被枪毙掉。少数自己答不了,或者是觉得很有价值才会问出来。

可是对于那些没有问出来的东西,我又会想这个问题会不会有一个更优解,或者对方又有一个新奇的角度。

我自我剖析过,有两点原因:一是我从小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小时候与青春期都处于一个长期物质匮乏的阶段。所以对于什么机会都想抓住,不敢错过。(实际上,过去人生重大转折的机会自己感觉也都抓住了)。二是害怕失面子、丢脸,我老是担心自己的问题问出来会不会很没有水平,自己问出的问题没有任何价值。这种害怕丢脸的感觉老是挥之不去。

高中时期读过一本书叫《解忧杂货店》,里面说人在有问题、做选择时其实心中都有一个答案,他在询问建议时不过想得到心中答案的认同罢了。我的情形与他相像,但是有所不同。

我想问问这种情况常见吗?它好不好?下次这种情况您建议我问出来吗?


木姜子

回信 


木姜子,你好呀。


很高兴你乐意分享心中的困惑,甚至在来信中自问自答了一番,感觉很可爱呢。

 

向别人提出问题前,更乐于先自我发问,我也常常这样。如果这真的是一种“病”,那么作为你的“病友”,我很乐意和你交流一下“病情”。

 

这里涉及“思“与“行”的关系。回想一下,其实东西方的教育传统都鼓励我们在行动前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在中国,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在西方,“审慎”在古希腊被视为一种美德。那是不是说,自问自答越多越好,或者说,行动之前思考得越充分,就越容易成功呢?

 

我觉得也不是如此。过多地思考,也会成为行动的阻碍。因为很多实际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思考得越多,你越会发现根本不能找到所谓的“最优解”。习惯于深思熟虑后再行动,往往会因为找不到满意的方法/答案而犹豫。

 

很多时候,在行动前不断地自问自答,最后行动反而不了了之。成功的企业家、政治家都非常强调“决断”的重要性。行动力才是最关键的,思考过多、犹豫不决、不能在合适的时机做出决断,在商业/政治领域是非常致命的。

 

所以吊诡的是,古代的教育传统教导我们“行”之前多“思”,但在实际层面,并非“思”得越充分,行动就越容易成功。习惯于自问自答的人,需要自我意识到这一点。

 

另外,正如你所说的,那些没有提出来的问题,在别人眼中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角度。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前犹豫再三,表面上看是害怕提了过于简单的问题而丢面子,实际上是一种拒绝交流的态度,或者说是“理性的自负”。当我们意识到一个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时候,交流就是必要的了。

 

刚才说了“自问自答”式的自负可能带来的问题,但我也不认为“自问自答”是件坏事。思考未必一定能对行动有帮助,但思考本身有内在价值。

 

汉娜·阿伦特把这种“自问自答”视为思维的过程。思维,就是我和心中的另一个自己对话。通过这种思维的自我训练,可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摆脱盲从和刻板印象,建立自己对事物的独特认识。在一些极端环境中,和自己对话,也是寻求是非善恶的道德标准的唯一途径,从而远离阿伦特所指的“平庸的恶”。

 

在这个意义上,自问自答被赋予了非常高的意义。经常和另一个自己对话,也就是在和自己的良心对话。我们相信理性的力量,所以乐于和自己对话;我们认识到理性的局限性,所以用一种尊重和开放的心态,与持不同观点的人交流。


值班回信|李永博

校对|张彦君